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专题  >  认真贯彻落实《高教三十条》  >  学习动态  >  正文

进一步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逐步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许兰 李国强  4-11   阅读:
T AAA

在听了昨天石书记和黄校长对《高等教育三十条》解读和主旨报告,深切感觉到新形势下推进我校国际化战略,提高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我处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强化内部管理 建立国际化质量评估体系

总体来讲,国内大学的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一批国内一流大学提出了自身的国际化战略,我校也于2009年提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近三年来在师生派出、智力引进、平台搭建、项目拓展以及孔子学院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有力提升。

但目前从学校到各个教学科研院(所)对外合作交流还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尚缺乏总体构思和评估机制。所以我处将在以下方面确定符合我校具体实际的国际化指标,使我校的国际化战略实现体系化和制度化。

1.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

2009年提出“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办学目标。不难看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已经明确成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这不仅符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而且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这就在理论上切实奠定了我校走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科研国际化

我校提出“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 的治校理念当中首先就是“学术立校”。而科研国际化是提高我校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具体形式包含增加与国外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增加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增加外文出版学术著作数量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次数等。

3.教师国际化

近些年我校近些年通过青年教师海外提升项目和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的等途径不断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但还应提高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增加长期和短期聘用外籍教师和专家的数量,提高长期和短期派出教师的数量,增加我校教师在国际组织任职或担任国际学术期刊评为的数量。

4学生国际化

继续增加留学生数量。特别是要在留学生当中增加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增加在校生出国(处境)的人数。提高毕业生出国(处境)的人数。

5课程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可分为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两部分。课程设置要增加全英语教学的课程数量和双语教学的课程数量。教材建设包括增加自主开发的外文教材、自主开发的双语教材和外文原版教材数量。

6.条件保障

条件保障包括组织保障、人力保障、经费保障和物质保障。组织保障,除目前现有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工作机制,还应建立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各院(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奖励机制;人力保障,增加我处的人员编制,明确各院(所)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的专职人员数量;确定各院(所)专职外事秘书;经费保障,保证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年度经费,并在学校财政允许的情况下,保障外事经费年度递增率;物质保障,在昌平和学院路校区增加留学生宿舍面积、增加留学生生均住宿面积、提高我校外文图书比例、增加英文网站的内容等。

7.特色项目

在继续办好我校中欧法学院的同时,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增加孔子学院数量、增加校际合作项目和校级签约数量、增加名誉学衔授予数量。

二、完善外事工作的两级管理工作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总体目标

统一思想,规范管理,扩大开放,提升层次。

学校将进一步统一“国际化办学”的思想意识,明确国际化指标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校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抓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跨文化学习研究能力和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以项目为纽带,以师生为主体,以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为保证,不断提升交流层次,拓展交流范围和领域,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世界知名法科强校建设。

2.强化校、院两级外事工作管理模式

为适应新的要求和发展,学校整个外事工作体制和机制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外事主管部门必须逐步从以前的外事服务、搭建平台等基本职能重点向统筹全校资源、加强二级管理转变,建立校内国际化指标评价体系,在强化外事归口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各二级学院扩大国际交往与国际合作,选择和培养院级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同时结合各二级学院自身特色,切实通过推进国际化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将以上述校内国际化质量评估体系为依据,将国际化评价纳入各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学校将重点从国际化理念与规划、条件保障(组织、人力、财力、外文网站等)、教师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科研的国际化、特色项目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学校每年选择部分学院和部分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3.外事干部队伍建设

目前,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总体来讲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空前活跃。仅仅依靠学校外事处一个部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外事工作发展的需要。大外事格局和大外事队伍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在学校部分学院如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抓住机遇,争取资源,拓展渠道,已经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这与上述学院对外事工作的重视和外事工作队伍的得力是分不开的。相反,也有部分学院在国际化方面还尚未起步或者觉得举步维艰,一方面是囿于传统的关起门来办学的思路,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外事工作人才的缺乏。为此,学校将通过培训、轮岗、表彰激励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校大外事队伍建设,为学校外事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国内外资源的争取

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争取始终是学校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的重要着力点。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取,战略合作伙伴的培养,仍然是我处下阶段工作的重点。同时,我处继续保持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国家外专局、北京市教委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国内有关主管部门的密切联系,争取得到各上级领导部门政策及资金上的更大的支持。

三、落实高教30条 继续拓展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1.加强协调创新,积极牵头联合国内一批一流高校,与欧洲高校共同创建“中欧人文交流机制法学教育平台”,积极参与“中欧法学教育基金”项目申请,以加强与欧洲法学教育高等学府的合作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提高我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搭建中欧法律专业人才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

2. 继续大力支持办好中欧法学院、中德法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合作办学项目,新增若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构建机制化、批量化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机制

3. 继续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办好与英国班戈尔大学合作的第一所孔子学院的基础上,新增二至三个孔子学院;积极探索,设立海外中国法研究中心,推动海外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4. 广泛开拓渠道,创建海外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加强学生海外实践实习培养,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5. 实施“海外名师进法大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有计划的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建立稳定的外籍教员队伍,不断优化教师的国际学缘结构;不定期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已经成功实施聘请外籍教师从事学院及学校外事部门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聘请“学术院系主任”、“学术校长”。

6. 推进“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提升计划”,支持优秀学者到海外进行访学、研修,培养国际优秀学术人才。

7.实施“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文奖励计划”,鼓励教师在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出版学术著作,扩大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影响。

8.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国际组织的招聘,加强国际职员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储备;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学术组织有关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全面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