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3月27日,法大BBS出现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里两周年。法大BBS之于法大,就像水木清华之于清华大学、北大未名之于北京大学、南大小百合之于南京大学、日月光华之于复旦大学,其对于校园的功能是相同的,都是一所大学的校园论坛,具有校内师生以及校友们信息交流、娱乐休闲的作用。然而法大BBS从影响力和发展规模上来说,却又与以上这些广为流传的论坛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一点不可否认。
今天,我们并不想去比较法大BBS与其他论坛之间的优劣,我们只想好好的认识这个属于我们法大人自己的年轻论坛,我们很想用一种真诚和珍惜的眼光,去凝视这个在我们身边存在了两年时间的论坛,我们很想知道,两年来,有了她,我们的校园生活有了什么不同。
法大BBS,你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关键词:记忆
回眸处,艰辛以成;抬眼望,繁荣共期
——访BBS幕后“元老”蔡明波
BBS虽然成立才两年,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BBS意味着四年的辛苦筹建、两年的努力维护。BBS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一路跌跌撞撞,慢慢长大,做“父母”的,有太多的感慨。笔者于近日走访了学校党委宣传部下设网络工作室的负责人蔡明波老师,他正是见证着BBS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幕后“元老”之一。
问及BBS的创建过程,蔡明波仍记忆犹新,他清楚地为我们讲述了这个艰难的过程:早在2003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学校就有了要创建BBS的计划,但由于当时网络规范不够明朗化,计划便一直搁置着。直到07年,基于教育部对高校BBS的管理日趋规范,同学们对于开设BBS的呼声也很高,学校认为时机较为成熟,遂在当年3月12日召开的党委常委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设立BBS、实行实名注册的决定。
从03年到07年,这四年对于蔡明波等BBS的筹建者来说并非是简单的日子流逝,而是一个等待和努力准备的过程。刚开始筹建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经验和参考,如何管理、如何维护、采用什么系统等技术难题切切实实地摆在面前,筹建者们在最初一段日子内走访了北京众多高校,吸取经验教训、采纳各种建议。
05年,准备工作有了阶段性突破。学校购买了硬件设施进行系统测试,申请报告也随之呈递,各项规章制度都开始了初步地制定。
然而从05年的准备到07年最终决定开通,这中间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07年3月12日,学校终于决定开设BBS,并且要求在两周之内开通。
时间是紧迫的,心情是雀跃的。四年的等待即将实现,蔡明波等人开始进行开通前最后的系统调试、制度审核工作。蔡明波笑言:那段时间精神压力真的很大,几乎每个制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连睡觉都在想着各项制度条文之间有没有冲突。对于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谁也无法预料其可能带来的困难和影响。
终于,在开设决定作出两周之后的3月27日,法大BBS终于正式开通注册。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校网络监督与管理领导小组,网络工作室则负责BBS日常监管维护工作,一批学生在网络工作室的指导下严格根据版规站规对BBS进行监督管理。
当时,为了在全校推出这个崭新的论坛,最初的工作团队想了这样一条宣传语:梦想花开的时节,法大BBS与你悄然相遇。带着春天的气息,中国政法大学第一个正式的校园论坛诞生了,从此,也有人昵称她为花开BBS。
两年来,BBS由最初的不够完善到现在的逐渐成熟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期间发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始终关注着论坛发展的蔡明波感触最深的是BBS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方面的突破意义。
校领导在线接待即是其一:它一方面加大了校领导的接待面,学校和同学之间的的交流更为广泛,另一方面突破了以往“校领导接待日”在接待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与校领导当面交流的学生可以借BBS畅所欲言,接待人员的数量也借网络这个平台而有了极大的提高,一些问题因此得到了快速的解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每周e客”活动的开展,通过每周邀请一位老师做客BBS、在线和同学交流,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不再限于课堂上,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因此缩短。
经过两年的发展,BBS正走向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逐渐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分享信息、沟通理解、促进交流。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BBS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教育部对高校BBS的定位是“构建校内师生交流的平台”,在蔡明波看来,BBS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校内,校友也可以参与进来。BBS的繁荣是她的创建者、维护者们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在蔡明波心目中,繁荣应该是这样的:论坛上有丰富的有用信息,可以为老师的教学、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当然单有信息也是不够的,广大师生能够通过BBS这个比较开放的平台,更多地进行交流、多一些思想的碰撞,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有更多的理解,构建一种良性的循环,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形成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这才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