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迎新专题]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记人文学院2006年迎新工作

来源:校记者团 通讯员 周思   9-9   阅读:
T AAA

9月9日,我校2006届新生报名工作拉开帷幕。一大早,由人文学院学生会、团总支共同组织的迎新准备工作有序的进行着。早晨7点20分,第一位新生前来办理报名的各项手续,人文学院2006年迎新工作正式展开。新生接待站的每一位志愿者都以极大的热情努力的工作着……

志愿者:你们的微笑,我们的快乐

据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邸维蛟介绍,今年人文学院的迎新准备工作早在8月26日就开始了。这期间学生会除了完成迎新工作的总体策划之外,还需要做好迎新工作的每一项细节性工作,如亲自为《新生指南》排版,亲自将给新生们的小礼物一份份包装好,到新生宿舍中去将每个人的床铺位置做好标记等等。团总支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了迎新工作中,他们起草了“给新生的一封信”,为新生们讲述了学校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各个细节。同时,团总支下属的论坛中也专门开辟了迎新专栏,每个部长用自己的亲生经历为大一的师弟师妹们送上了一句句关切的祝福。除此之外,在今后几天中,到宿舍慰问新生、新生入学教育、新老生见面会等各项活动将在学生会、团总支与老师的密切配合下积极展开。值得一提的是,人文学院今年参与迎新工作的志愿者人数首次突破50人。03、04级15位党支部成员在新生入住的宿舍楼门口设立“党员先锋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生们送上点点滴滴的温暖。可以说,整个迎新的过程凝结着每一位志愿者辛劳的汗水,尽管如此,看到忙碌着的志愿者时,他们却淡淡地笑着说,弟弟妹妹们的微笑,就是我们的快乐。用我们汗水来换他们的快乐,值!

新生:好大一个家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新学校、新生活意味着许多未知的精彩。面对这些未知数,他们心里充满的无疑是夹杂在对新生活期待中的点点青涩。许多新生在初来乍到时也坦诚地谈到,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家长独自生活的经历,面对今后必须独立的大学生活,心里甚至都没了底。但随着与师兄师姐们交谈的渐渐深入,原先心中那点小小的恐惧正慢慢的消除。人文学院今年迎来的第一位新生向冰是一位来自于广东的学生。家庭贫困的他几天前只身一人踏上了通向大学的路。外面精彩的世界在令他惊讶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担忧。“刚到法大时心中确实有很多顾虑与不安,但师兄们对我热情的关照让我放心了很多”。9日早晨,迎新站的志愿者带着他走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助学贷款的各项手续,向冰心中的顾虑与不安也得到了解决。其实,像向冰这样的同学在人文学院还有很多,很多新生在办理各项入学手续的过程中就与大二的师兄师姐们成为了好朋友,忙碌着的师兄师姐们还抽出时间帮他们整理宿舍,带着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难怪一位新生在与记者的交谈过程中高兴地说,哥哥姐姐们对我就像对家人一样,咱们人文院真是好大一个家啊!

家长: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就放心了

来自辽宁大连的一位父亲说到,自己的女儿选择政法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地影响。父亲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律师,受父亲的影响,女儿对法律也有着深深的爱好。可惜的是因为高考分数的原因被调剂到了新闻专业。但在听了在场志愿者们对学校选课制度和双学位制度的介绍后,父亲高兴地说:“这样我就放心了,法大让她圆了梦!”还有一对来自浙江的家长告诉了记者他的担忧,自己的女儿从小身体不太好,从来没离开家长自立生活过,这让他们感到担心,但看到高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们这样热情的关照,他说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就放心了。

据2006级辅导员尹晓华介绍,今年人文学院新生共有121人,其中新闻、中文、哲学各专业人数大致和去年持平。截至发稿时已有36人完成报名注册工作。今年的迎新工作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尽管天气反常但志愿者们仍积极努力的工作着。在这里,尹老师想对各位学生家长说:孩子们总要长大,大学生活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人文这个大家庭中,同学们之间都亲如兄弟姐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相亲相爱,将最温暖的亲情送到每一个人心中。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人文,在法大留下自己最美的回忆。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