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第二讲之《国际投资法前沿问题探讨》

来源:国际法学院 覃华平   3-31   阅读:
T AAA

2006年3月28日晚,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前沿问题名家论坛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学院路校区108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复旦大学的孙南申教授,他此次的讲座题目是《国际投资法前沿问题探讨》。

孙教授首先向前来听讲的同学们介绍了现今世界三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即新建、跨国并购与国际证券投资。在有关国际投资的公约方面,孙教授认为当今世界上有两个最主要的国际公约,即《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投资争端公约》(ICSID公约)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MIGA公约)。这两个公约作为国际投资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公约,在国际投资争议解决和对外投资担保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孙教授指出MIGA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对“征收”一词的扩大解释上:即使东道国未明确发出征收命令,但是采取了一些事实上与征收同样效果的措施,也将被认为是实行了征收。除以上两个公约之外,OECD等机构也组织制定了一些国际投资方面的公约,但是都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在国际投资的概念上,传统国际投资法将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控制的投资,而直接投资以外的投资则被认为是间接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而近年来,直接投资的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被重新定义为是对企业能有效控制的投资,即使是通过持有一公司的股份而取得控制权也可被认为是直接投资。而在控制的标准上,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国家认为是需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而美国则认为只要达到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权即可被视为直接投资来对待。因此,孙教授认为,现在的国际投资法已经包括过去的国际间接投资。同时联系到中国的实际问题,孙教授一并对中国在证券投资市场上的一些基本概况予以介绍。

最后,孙教授讲述了他从教授到高级法官再回到一名教授的转变历程,并给同学们留出了充分的提问时间。讲座结束后,在场同学们向孙教授抱以热烈的掌声。

本次讲座由国际法学院主办,院长莫世健教授作为主持人出席了此次讲座。

孙南申教授简介:

孙南申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WTO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副会长。

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专业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英国格莱摩根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等。

主要专著:《国际经济法》(华东地区高校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等,主编《进入WTO的中国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等,论文“论国际私法中协议管辖的法律效力”(南京大学人文社科一等奖)。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