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来源: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   7-8   阅读:
T AAA

7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海淀校区科研楼B209会议室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校内相关部门和学院的领导、专家共四十多人出席了仪式。开幕式及揭牌仪式由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栗峥主持。

在开幕式及揭牌仪式阶段,首先副校长常保国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词。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原司长徐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黄勇,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鲍静(书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王瑞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永恒先后致辞,致辞嘉宾都对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衷心的祝贺,并期待研究院的未来发展。

(常保国、徐林、黄勇、王瑞春和石楠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常保国、徐林、黄勇、王瑞春和石楠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中国中心主任、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冬芳宣读了研究院的首届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的名单,并由常保国副校长颁发聘书。

研究院副院长韩科子主持了主旨演讲。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徐林先生首先以《新时代城市发展与治理》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认为城市是创新要素的聚集高地,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好的治理体系,城市的治理需要保持开放、包容和有序,并围绕如何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前提下实现城市的公平、自由、民主这些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如何让城市更宜居、更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以《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若干思考》为题,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指出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注重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强调城市化绿色发展、城市发展分化、城市群将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等。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乡融合发展处处长刘春雨围绕《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一主题,以最新的数据及政策分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发展经验,并强调城市发展与治理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成岗以《科技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及趋向》为题、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围绕《以系统观念研究城市发展与治理问题》阐释了对城市治理的独特见解。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则围绕《中国主要城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观察》这一主题,重点介绍了主要城市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潘小娟教授主持了下午的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效能治理”、“城市高品质规划”三个主题发表了专题演讲和理论对话。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结合对城乡规划学的思考,提出了城市治理学科的发展必须要实现的五个超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乡发展与规划系主任郐艳丽教授分享了跨区域治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教授分析了城市大脑何以能驱动未来的管理创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王洪川指出大数据技术在促进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升级中仍面临着很多制约和挑战。我校4为教师在专题研讨环节发表了对城市治理的见解:商学院熊金武教授以经济史的视角分析了从古文明到新时代的城市发展,吕芳教授则重点分析了城市管理体制中的条块问题、管理规模与资源问题、管理层级设置问题及不同层级治理资源的配置问题,林鸿潮教授从安全容量、安全目标、安全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风险管控的研究思路。刘柏志博士归纳了城市治理需要兼顾三种理性,即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需要重视权力、资本、技术、信息四种力量,更需要尊重空间逻辑、市场逻辑、行政逻辑、技术逻辑及法治逻辑,并梳理了城市管理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趋势。专题研讨结束后,常保国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阐释了城市治理的核心不是技术工具问题,应更多关注我国新兴城镇化进程中的管理体制、公民权利保障、资源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以及要发挥除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在创新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特殊作用。

(与会人员合影)

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是我校于2020年成立的集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政策咨询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研究院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在公共管理、法治政府、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多学科优势,在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及国际合作中心、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和中国规划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借助中国政法大学长期合作伙伴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的合作资源,将共同推进“政、学、研、产”的协同创新及国际合作。

编辑 陈韵如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