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法律硕士学院科研工作坊(三)“学术写作研讨系列第一讲”圆满落幕

来源:法律硕士学院   11-23   阅读:
T AAA

为助力我院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活跃全院学术氛围,激励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进一步做好学术研究,11月21日,法律硕士学院成功举办了科研工作坊(三)学术写作研讨系列第一讲——学术的生产与贡献。此次活动特邀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马长山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北京师范大学印波副教授和我院王毓莹教授作为与谈人,同法律硕士学院师生交流探讨这一主题。本次讲座由法律硕士学院副院长刘智慧教授主持。

(法律硕士学院科研工作坊(三)“学术写作研讨系列第一讲”圆满落幕)

讲座伊始,许身健院长致欢迎辞,他对马长山教授百忙之中抽时间为大家带来这场讲座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强调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瞄准真问题,研究真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奉献学术贡献。研究者不能只关注论文发表的数量,学术贡献不是仅仅关注发表的数量,而是要关注知识的增量,学术研究要面对这样一个追问:“什么是你的贡献?” 当下高校引进人才或聘用新人,对人才或者新人的学术产出能力和潜力的关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要学术的发表是必不可少的聘用条件。马长山教授作为资深的学术刊物主编,对科研发表有独到见解;作为理论界著名学者,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很深,在学术上他有令人赞叹的学术想象力和洞察力,他深耕不同领域,不断找到新的学术兴趣,产出新的贡献,令人敬佩。相信马长山教授对学术的洞见,定会让今天的参会者有所启发。

马长山教授围绕学术道路的自我定位、学术生产的核心要素和成果发表及学术贡献三方面拉开讲座的帷幕。首先,关于学术道路上的自我定位问题,马长山教授讲到,学术成长过程中的路径是多元化的,大体可以归结为绿林军团、正规军团以及海归军团三条路径。绿林军团也即马长山教授成长路径的缩影。他回忆起年轻时学术道路的艰辛,与现在的资源环境相比,彼时的条件可谓相差甚远,没有领路人的情况下独自钻研在所难免。但同时,吸纳百家理论,运用实务经验,丰富的经历也造就了马长山教授独特的学术风格。正规军团与海归军团亦是如此,各有优劣利弊。故而尽管成长道路不同,但只要做好,便会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做好的前提则是准确的自我规划和定位。马长山教授认为,应将高校教师当作一种事业而非职业,仅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职业仅仅是生存之道,而事业才是生活本身,同时事业又要求你成为一名学者而非仅仅局限于一名教师。就若提起德沃金则想到权利理论,提起张文显教授则对应权利本位论等,马长山教授以诸多的例子论证了学者与教师的区别之处——学者拥有自己的学术符号。在成为一个学者的同时,也要考虑做一个工程师,而非工匠。工匠着眼于具体法律问题,而工程师则是跳出法律看法律,以更宽泛、宏大的视角去设计、引导甚至改变法律。诚然,达到该境界仅有法律是不够的,需要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方法论等来丰富自己,将各学科深入交叉,融会贯通,方能成为一名法律工程师。

马长山教授提到领地和格局问题,即在做学术时,是求小求专亦或是求大求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当今时代,若选择深耕某一领域,虽初期会比较轻松,但后面的路会越走越窄。俗语有言,不能将鸡蛋放入同一篮筐,一旦在其领域遭遇阻碍,开拓新路则难上加难。因此,做学术应有大格局,先将地圈大,而后再精耕细作。当然,领域并非越大越好,马长山教授指出,我们应按照兴趣、基础、前景来选择研究领域。有兴趣、热爱便不会觉得辛苦,有基础、能力便有实现的可能,有前景、未来方能赋予研究以价值。

准确的自我定位是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黎明前总要度过黑暗。在黑暗之中摸索,便是学者积累孕育的过程,不去抱怨、不走捷径、不被俘获,静心学术、醉心研究,等待破窗时刻的崭露头脚。马长山教授对此现身说法,他表示,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即便时至今日,他写作时也会遇到瓶颈。而这个世界“不是成功的人太少,而是放弃的人太多”,因此,只要坚持,便会迎来曙光。而坚持本身并非盲目追随,还要懂得把握当代变革的机遇,在工商社会向数字社会的转型期,要钻研朝阳领域,此处,马长山教授以民间法和诉讼法研究方向作为例子进行了生动的演绎。

马长山教授对学术生产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清晰而详实的介绍。他强调,作学术研究,应有心度、高度、深度及力度、维度、靓度。心度是学术生产的动力。眼界有多高,便决定你将走多远;高度是学术生产的源泉,要研究有学术性、科学性和中国性的真问题;深度是学术生产的品质,做学术不能浅尝辄止,应从考据性转为挖掘性,从描述性变成命题性,从技术性延伸思想性。此外,力度是学术生产的能量,所谓力度,即文章论证的力量。想要达到该效果,逻辑的自洽,文献的权威,论证的主线性、一致性等均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要注意避免理论的生搬硬套,应尝试消化于内,融合于文中;最后,维度是学术生产的路径,好的维度是做问题,而非做人物和做流派;靓度是学术生产的外观,好文章离不开对通畅度、流利度和信达雅的追求。

在成果发表及学术贡献部分,首先要做好学术与政治的区分,避免跟风注释和泛标签化的产生;其次,要注重学术规范,抄袭、偷窃、买稿等现象应坚决杜绝;此外,作学术不得脱离人群,应增进交流互动,已知的领域增加一寸,未知的领域就增加一尺;再辅以精心打磨,细致修改,至此,一篇好的文章将新鲜出炉。

马长山教授的细致讲授使会议室的各位老师和同学都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印波副教授结合自身海外学习经历,向大家分享了他的学术成长之路。他指出,作为海归军团的一员,正如马长山教授所言,有些时候是和国内的研究存在疏离的,那么此时则应当加深和国内学者的交流,同时保持国外经历带来的语言优势和国际视野,在融入中完善,在共通中超越。而后,我院王毓莹教授也结合自身多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经历现身说法,她详细讲述了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的过程,其中不乏曲折,但最终凭借长久的坚持和扎实的功底,成功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王教授也用自己的经历鼓舞青年老师、学者们要多多写作,多多练笔,在练习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

问答环节中,王毓莹教授提到,对学术领域应该宽泛些还是专业些表示迷茫。对此,马长山教授强调,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是因为对学科领域的划分过于清晰明确。而实际上切勿拘泥于学科的边界,应抛弃学科概念,捡起问题领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该困惑便迎刃而解。除此之外,我院李琳老师提到,其目前仍对一些传统民法问题感兴趣,但应从何种角度切入是其困惑所在;另外,针对马长山教授刚刚提到的将引用的理论和材料内化于心,那么具体要怎样才能避免生搬硬套?对此,马长山教授表示这两个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他认为,传统的东西当然不能抛弃,但是新的东西也更要做。在此背景下,民法的小修小补没有意义,一是期刊不会关注,二是读者读之乏味,三是自己写的也索然无趣。故而一定要追求重建、改变、颠覆之大变革;对于第二个问题,马长山教授生动地应用比喻的方式进行了解答,生搬硬套相当于给文章穿了一件衣服,再华丽也不属于自己,外在装饰而已,但如果把理论做成面包吃进去,那么这个理论就变成了你文章的内在能量。

许身健院长再次对马长山教授带来的精彩讲演表示感谢,他希望以后马长山教授和法硕学院的师生线下交流,对青年教师多多支持、鼓励。刘智慧副院长表示,学院期待在本次讲座之后,各位青年教师能够奋发努力,把教师这个职业发展成事业,克服困难,越过瓶颈期,度过黎明前的黑暗,快速积累能量,尽快地破窗,把握时代机遇,早日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术符号,成为法学灵魂的工程师。

编辑 胡阳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