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佛山中央法务区在禅城区正式落成揭牌。同日,由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委托我校武长海教授课题组承担的《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佛山中央法务区隆重发布。此次发布不仅标志着中国商事调解领域研究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展现了我校在法学研究与国际商事争端解决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卓越贡献。

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副主任王琳洁、年度报告主编武长海教授及多位嘉宾出席了发布会。王琳洁高度赞扬了我国商事调解事业的蓬勃发展,并特别提到了我校课题组在编写报告过程中所做出的辛勤努力与卓越贡献。
武长海详细介绍了《报告》的主要亮点与研究成果。《报告》全面梳理了2023至2024年度中国商事调解领域的法律规范、组织发展、人才培养、案件处理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显著成就。数据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商事调解组织数量大幅增长,新设立商事调解组织达306家,彰显出商事调解制度的蓬勃生命力。同时,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在2024年上半年受理案件6366件,标的额达到397.8亿元,进一步验证了商事调解在解决商事纠纷中的高效与权威。《报告》还深入剖析了六大商事调解模式的新发展,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和金融领域,提出了诸多创新思路与未来发展方向。此外,报告还基于比较法的视角,探索了国内外商事调解规则的发展变化,并系统梳理了《新加坡调解公约》的发展历程及国际适用情况,为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优化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纷纷表示,《报告》不仅全面展示了中国商事调解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还为未来商事调解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特别是我校课题组在编写过程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学术智慧,赢得了广泛赞誉。《报告》的发布不仅是对我国商事调解事业的一次全面总结,更是对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体系的一次重要贡献。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
另外,我校民商经济法学院武长海教授近两年还先后承担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托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仲裁制度研究(七、八)》,该成果已经于2022年和2023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