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理学研究所主办、两高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法大法理·第四届女性圆桌论坛——如何认知生理差异”,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综合楼0111会议室如期举行。
与会嘉宾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杨硕、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黄海涛、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曲广娣、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郭晔、清华大学法学院编审徐雨衡、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荆,校内与会人员包括法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焦洪昌,法学院院长雷磊,教授王新宇,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白琳谛、体育法博士研究生杜冰子。王新宇主持开幕式,焦洪昌与雷磊作开幕致辞。

焦洪昌教授对已坚持筹办四届的女性圆桌论坛表示肯定,并回顾了自己在性别平等问题上的思考,指出“‘女性主义’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方法”,强调了“女性主义”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既像“镜子”般折射出社会现实,又如“刀锋”般能够解剖现实存在的弊病;焦洪昌教授殷切地期盼本次论坛中产生真正思想碰撞的火花,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为社会实践与学术研究均作出切实贡献。

雷磊首先肯定了王新宇教授多年以来在女性主义法学领域一以贯之的钻研精神,指出依托于法大开放而包容的法理学研究氛围,女性主义不仅旨在为女性群体争取权利,更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法律不是‘一刀切’的工具,而是一种‘多元性’的框架”;雷磊院长强调,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应当成为性别不平等的基础,而应该成为“理解多样性与推动公平”的起点——女性主义的视角提醒我们:“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人性关怀的工具”,要求我们在制定和实行法律时充分考虑生理差异和两性不同的生命经验;最后,雷磊院长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达了诚挚的期待。
论坛围绕“浅谈女性生殖健康”“性别视角下的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论性同意年龄的理论基础”“跨性别女性与顺性别女性参赛权的冲突问题”展开研讨。曲广娣、郭晔、徐雨衡、张荆、雷磊参加与谈。

论坛最后,郭晔简要回顾了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30年来时代的飞速发展,呼吁大家在技术大变革时代开展性别平等评估,需要务实研究,做前瞻性、系统性思考;焦洪昌作为与谈环节和闭幕环节主持人,用诗意回应了论坛主题《如何认知生理差异》,为本次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