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6:30,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证据科学秋季论坛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拉开了序幕。
证据科学秋季论坛月第一讲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樊崇义教授主讲《中国证据制度的新发展》。现场师生们认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报告厅里座无虚席。
樊崇义教授首先指出当前我国有关证据问题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当前我国没有一部完整的证据法规定,证据法还缺乏操作规程。2、案件质量存在大量问题,案件证据的证明力比较单薄。3、证据收集不规范,包括刑讯逼供成风和各种证据收集的中的潜规则,如仅根据第一次口供定案,不管被告人是在庭前还是庭上认罪。4、司法机关在证人证言方面面临着“三难”问题,即通知证人到案难,证人到案后说实话难和质证难。5、收集证据手段不明、人力不足,且多数省市投资不够。除此之外,我国证据还存在基础理论研究尚薄弱,证据规则很多在立法上没有体现等缺点。
樊崇义教授接着论述了刑诉修正案的进步与发展:刑诉修正案对证据概念、种类和刑事证据的证明标准有了重点的完善;它明确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是法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另外,刑诉修正案完善了证人和鉴定人出庭的规定,引进和吸收了专家证人制度,在收集证据的手段上进一步确立了技术侦查和秘密侦查等侦查手段。
这次讲座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中国证据制度的新发展,对于法大学子尤其是证据科学研究院的同学们颇有启发。最后,讲座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论坛系列讲座有:
第一场:11月8日晚6:30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主讲《中国证据制度的新发展》;
第二场:11月10日晚6:30瑞士洛桑大学科学学院C.Champod教授主讲《复杂案件中不同种类法庭科学证据的联合解析》;
第三场:11月15号晚6:30清华大学法学院易延友教授主讲《证据法的体系与精神》,地点均为学院路图书馆报告厅。
论坛还将邀请美国西北大学Ronald J. Allen教授等国内外证据科学著名学者,具体时间、地点详见证据科学研究院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