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两点整,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承办的“华岩论坛”第八场在昌平校区端105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就“信仰与秩序的社会构成——当代中国信仰关系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与大家展开了生动而深入的探讨。俞学明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主持。
李向平教授从“中国人缺少信仰”这一习焉而未加细察的说法引入主题,指出当代中国社会一方面是多种宗教与信仰相互碰撞,另方面则是所谓的“信仰危机”与“信仰缺失”。理解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信仰现象,关键是要结合社会-历史的现实语境,仔细考察中国社会的种种信仰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与信仰个体的自我认同、社会公共空间、政治认同等方面之间的真实关联。
李向平教授结合建国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宏观变迁,向听众展现了晚近六十年来中国信仰的基本变迁脉络。论述中,李教授对带有个体性、私己性的信仰与具有公共性、体制性和团体特征的宗教作出了区分,他指出:如果说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信仰呈现宗教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那么在2000年以后,中国信仰则出现了日益明显的“宗教与信仰相分离”的走势。
随后,李向平教授用了大量的图片与一手材料,向听众重点介绍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等的现状,以及中国民间独特的信仰景观,指出,当某一信仰成为民众表达自身世俗利益诉求的工具时,这一信仰自身的神圣性表达就会出现危机,这也是当代中国的“信仰总是在别处”的主要原因这一。
在此基础上,李向平教授进一步将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种种信仰关系与权力象征、政治认同、党政关系、亲族认同等方面联系起来,将宗教与信仰的分离乃至对立从个体认知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公共空间的层面来探讨。李教授指出,当代的中国社会一方面不得不面对某种信仰的“真空”与缺失,另一方面却又在宗教生态上呈现出私人信仰的多元化与巨大的驱动力,并构成了对制度性宗教的挑战。李教授认为,这些实证性的研究可以表明,中国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宗教的信仰特质,对这种特质的考察必须与当前社会的公共空间和政治关系的现实结合来具体分析;其次,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目前还缺乏容纳团体信仰的能力,因而才会存在着上述的信仰与宗教相分离、虽没有国家宗教却有主导信仰等等值得关注与深入考察的信仰现象。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当代中国信仰的各种现实问题踊跃提问,李向平教授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答。下午四点半,华岩论坛第八场学术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至此,本年度的八场华岩论坛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一年,华岩论坛将继续开启宗教研究之学术面向,为大家带来更精彩的思想碰撞。
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IRLS)是以开展世界宗教研究、宗教与法律关系研究、促进中国宗教法治建设为主要目标而创建的学术与政策研究机构。
华岩论坛是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承办的大型系列讲座。论坛秉承“搭建校园人文建设之文化平台、开启宗教研究之学术面向、架设多元对话之理性桥梁”的理念,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宗教问题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演讲或学术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