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博闻论坛第二十三期:敬一丹谈“当焦点访谈遇到微博”

来源:文/校团委 图/摄影工作室 杨虎啸   10-17   阅读:
T AAA

一弦问天拨云见日访苍生明暗,丹田朗声条分缕析谈芸芸事缘。10月14日下午3点,由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第二十三期博闻论坛在我校昌平校区礼堂举行。本期博闻论坛的嘉宾是中央电视台记者、著名主持人敬一丹。

敬一丹首先询问同学们是否有人没有看过《焦点访谈》,是否有人现在还在经常收看《焦点访谈》。通过同学们的举手示意,敬一丹谈到《焦点访谈》如今已走过了十七年,同学们很多都是小时候和父母一起收看的,但是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回顾节目历史的过程中,敬一丹谈到节目缘起于1994年现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的邀请。当时的中国还缺少民主监督的土壤,监督权力在民众看来更是天方夜谭,媒体也只是进行正面宣传的宣传机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焦点访谈》开启了中国舆论监督的新局面。节目初期从县级以下单位入手,在艰难中不断探索前进,在开拓中不断发展壮大。终于成就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的黄金时期。在社会各项制度尚不健全的时代,《焦点访谈》承载了民众太多的期待,让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淡薄的底层百姓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也使他们寻找到了一个能促进自身权利实现的渠道,因而在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与此同时,在国家高层中也产生了很大反响。至今共有三任总理曾到栏目组视察指导,这在中国媒体的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支持成了节目发展的尚方宝剑,很多节目都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问题也都得到了彻底解决。在《焦点访谈》的带动下,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使媒体监督逐渐成熟。

敬一丹谈到,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的逐渐兴起让传统媒体优势渐失。网络等新媒体的覆盖让人人都有发言权,微博给了社会各界人士充分表达个人意见提供了一个通畅而崭新的渠道。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公开透明的海量信息,微博成了展示民情民意的平台,受到百姓的追捧。敬一丹认为今年众多起于微博的社会热点话题正体现了这一点。比如郭美美事件、7.23温州动车事故、康菲公司漏油事件都得益于主流媒体的报导与微博上的互动相辅相成。官方开微博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所运用。敬一丹表示,她本人也是通过《焦点访谈》的官方微博来倾听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心声。两会期间的“一丹快递”更是使微博成为了连接民众和会场的有力工具。传统媒体遇到新媒体,这是一个变化的机会,一个发展的机会,只有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才会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多元、更丰富。

互动环节中同学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对于同学们的问题,敬一丹给予了深刻而又耐心细致的解答。

演讲的最后,敬一丹也希望现代社会可以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连接起不同的人群,满足不同的传播需求,发挥出各自的传播优势和独特作用,让二者共同促进舆论监督,促进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创建透明、公正、公开的社会,让这个世界色彩更丰富、更多元。

阅读链接: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记者、著名主持人。成名于《经济半小时》,立命于《一丹话题》,而晋身于《焦点访谈》。1993年起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荣获“金话筒奖”。曾主持过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建党80周年等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型直播节目。现为《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主持人,全国人大代表。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