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学院路校区学术报告厅里掌声雷动,我校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兼国际儒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德顺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治学与人生”的精彩讲座。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斌教授主持了这次讲座。
李德顺教授是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在价值论和价值观念研究、当代文化研究等方面颇有建树。他结合哲学学科的例子,为大家形象地讲述了适用于任何学科领域、适用于每个人的治学和为人之道。
怎样把治学和人生有机统一起来呢?李教授提出,我们首先需要面临三个问题:其一,学科和学说的关系。必须看到二者的区别,学说是学科的具体化形态,而学科是一个公共的平台,是一个学说群。学科价值上是中性的,学说则带有明显的主体印记。由此,李教授进一步指出,不能将二者混淆甚至相互代替,如果只是被动接受别人的学说,容易造成文化的“侏儒化”和“沙漠化”。其二,学者与学术的关系。这其中又体现为三个具体的方面:人与道,学问与智慧,学术和政治。其中李教授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和新颖的观点,例如所谓“弘人之道”,强调了人在文化中的主体性地位,高尚的治学境界也应该是秉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服从服务于人的。又如他认为学术和政治不能完全割裂,媒介和社会大众应提高层次,保护我们的文化精英,而不能一味追逐宣传效果。其三,学品和人品的关系。二者从来都是统一不可分割,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对学者的核心要求是诚实,包括说真心话和说真理。学者应该做一个真理的追求者、探索者,而不是真理的拥有者、代表者。
李德顺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幽默睿智。在座的老师同学反响热烈,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李教授进行探讨,李教授从“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的关系、“文化生态”失衡、学者自我价值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整个讲座的气氛轻松融洽而又发人深省,在场师生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