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新视角下的明朝历史——百家讲坛系列讲座第二季第二场举行

来源:包君成   6-11   阅读:
T AAA

6月28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银河法律教育中心协办的“百家讲坛进法大”活动第二季第二场如期而至。本期嘉宾毛佩琦教授的精彩讲述为夏日的法大送上了又一阵学术凉风。

一开讲,毛佩琦教授便提出了一个令在场听众新奇的概念——“明朝盛世”。紧接着,他又指出,大多数人在对明朝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明朝是政治黑暗、疆土狭窄、社会倒退的时代,而历史上真实的明朝并非如此。那么,真正的明朝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带着疑问与好奇,在场观众更是聚精会神,聆听毛佩琦教授的层层剖析。

接着,围绕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特点,毛佩琦教授着重以朱元璋与朱棣的政治理念与政治活动为线索,以相应的政治变革与政策为主要方向向大家深入分析了明朝的盛世——“仁宣之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在政治制度上,他指出,明朝当时包括科举制与内阁制在内的文官制度不仅对以后中国的历史影响巨大,而且也受到当时西方世界的全面推崇。在疆域问题上,毛佩琦教授说道:“长城不是两个国家的分界,而恰恰是联系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纽带。”这一论断,使大家对明朝疆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触发了对历史的反思。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他谈到,朱元璋其实是一个关心民生的帝王,其“力济陈纲、救济四民”的作风一方面体现在对百姓的“宽仁”,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贪官污吏的“残酷”。而朱棣并非大众所认为的好大喜功,相反,永乐大典的编纂、郑和下西洋与迁都北京正是其雄才大略的体现。毛佩琦教授用丰富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客观地解读了明朝历史,向大家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明朝画卷,其新颖的学术观点,精深的学术功底赢得了所有观众的阵阵掌声。至此,讲座一开始的疑问得到了解决,“明朝盛世”的概念也变得明朗清晰起来。

接下来的自由提问环节更是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同学们的提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探讨的范围也从明朝转到当今社会,从外部环境转到内心世界,从历史事实转到经验教训。毛佩琦教授耐心地给予解答,场上不时碰撞出学术的火花。

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结束了,但“百家讲坛进法大”活动的学术凉风也已在不经意间吹进了同学的心中,帮大家驱走了夏日的烦燥与炎热,带来了因获取智慧而得到的平静与阴凉。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