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作为社会的产物,是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总和,具有社会属性。那么作为社会的人,我们就避免不了要与他人接触,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由此变产生了人际交往的烦恼和快乐。那么如何来缓解这种人际交往的压力,做自信的自我呢?关键在于能在人生的每个历程中,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为了让广大同学能正确面对人际交往,有效地进行情绪调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请北京大学心理卫生研究所主任唐登华为法大学生就“人际交往与情绪调控”为题作了讲座。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不可能不与他人合作而独立的完成任何一件大的工作。大学生也一样,现在的大学生活方式——集体生活要求我们能与他人和谐共处。同时,大学处在从学生时代转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正是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时期,学生把握自我、控制自我、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也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那么这就对我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此,有些人就会觉得自己缺乏这种能力而造成了心理阴影,于是就产生了抑郁症等多种心理疾病。而人们往往又窘于去向心理医生咨询,造成病情加重。据悉,美国社会每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17.6%。随着科学技术在心理疾病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已有了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专门药物。看心理医生已成为人们寻求心里解脱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
那么,如何在实际行动中克服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真正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呢?唐教授主要从人际交往与情绪调控两方面入手,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交际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了解人,包括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我们只要把握好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就能够博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从而更容易与之相处。第一,人们总是喜欢听表扬的话,而厌恶批评的话。这就对我们在交往中提出两点要求:首先语言要幽默,其次要学会真诚地欣赏、赞美他人的长处,当然这种赞美的客体必须是对方所在意的地方。第二,自我信任感,即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倾向性都是指向自我的。具体到人际交往,就是说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自己付出的代价,而忽略自己得到的收获;当他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时,会产生嫉妒心理;而当自己的对手失意时,又常常幸灾乐祸,达到自我满足感。这就是说,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不要处处争强好胜,处处显得比对方强,以谦虚的态度满足对方的虚荣心。第三,寻求归属感。就是说我们单个的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总会有自卑、渺小的感觉,只有融入一定的团体,才能把外界的力量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从而产生“情感共有感”。那么,我们在交往中,就应该学会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注意给他人以支持和鼓励。第四,他人尊重性。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具体来说有两方面:显示欲和与人攀比性。那么我们就要尽力满足他人的这种显示欲和攀比性。对于自己产生的攀比心理,应学会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比较,看是否取得了进步。这样也就不会造成“人比人,气死人”的内心不愉快。第五,人们的情绪有连续反应性。可能自己的家人在外面工作或学习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回到家中希望可以发泄出来,可以得到安慰,那么我们就不要与他过不去,处处与他叫劲儿,要尽量顺从他。所以我们经常说“家庭是个发泄抑郁的港湾,是个讲情的地方,而不是个讲理的地方。”而当我们与他人共同工作的时候,最好也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对方心情愉快,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第六,个别性。个别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时个性上的独特性;二是情感上的隐私感和独立空间感。每个人的个性正是他的能力所在,他的魅力所在,我们要尊重和认可他人的这种独特性。同时还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权,给他人以独处的空间和时间,使之有机会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追求“亲密无间”。
同样的,人类在个人情绪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第一是必要性。任何情感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基础,任何情感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积极的情感是这样,消极的情感也一样。那么我们在自我公知识,就应该学会与痛苦,与焦虑相处,而不是努力去排除,消除它们。第二,两极性。心理学上习惯把情绪分为正负两极,引起人们兴奋的是正极,导致人们失落的是负极。两极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正极性,负极性的体验也不是绝对的。这也就为心理治疗提供了可能。可以说,一个人是乐观还是悲观,取决于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取决于他看到的是事情正性的一面还是负性的一面。可见,我们的情绪快乐与否,是取决于我们自身对生活的态度的。第三是发泄性。一种情感产生了就要发泄,如果我们刻意把它压抑在心里,法呢日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心理疾病,所以我们要学会积极的表达情绪。这种表达的途径主要由三种:1,向自我表达,要让自己清楚自己此时的心情和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自我不了解的情感是最具杀伤力的”;2,向他人表达;3,向客观环境表达,当我们内心的苦闷无处倾诉时,可以选择外出旅行的方式放松一下自己,把想说的话告诉高山,告诉大海,心情就会转阴为晴;4,升华的表达,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化为一种对自己对社会有意义的建设性力量,即我们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通过以上四种途径表达情绪后,我们就能永远保持一颗阳光的心,拥有一个崭新的自我,而不会总被灰暗的情绪包围。
了解了他人,了解自我,我们就能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往,取得他人的认同和接受,也就能更好的自我调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在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中也就一句话,一个原则: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