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邹晓巧女士做客我校名家论坛 阐释国际视野下的妇女人权保护

来源:科研处 人权研究院   12-16   阅读:
T AAA

12月12日晚19点,我校名家论坛第134讲在学院路校区综合科研楼A211教室举行。全国妇联前国际部部长、中国联合国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邹晓巧女士作为主讲人,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国际视野下的妇女权利保护”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科研处主办,人权研究院承办,张伟副教授担任主持。

邹晓巧女士向大家介绍了国际社会对妇女人权问题的认识及进展。妇女人权经历了“边缘化——被关注——主流化”的过程。人权的主体具有普遍性,人人享有人权。然而妇女曾长期被排除在人权主体之外,妇女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多被认为属家务事。即便是《人权宣言》的诞生地法国,亦于1970年才赋予女性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1975年至1985年为“联合国妇女十年”,期间召开三次“世界妇女大会”,标志着妇女权利得到联合国的足够重视。1993年召开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妇女人权”的表述首次正式出现。此后,联合国下设的妇女地位委员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人权理事会、安理会等机构就妇女人权保护建立了多重机制。

邹晓巧女士曾长期就任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委员,因此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非常细致地向大家讲解了联合国九个核心人权公约、尤其是《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的内容,以生动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展示了公约机制的运行情况。同时,她指出妇女权利包括三个方面:妇女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妇女的法定权利,以及由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权利(如生殖权、生育权)。应当保护上述权利免受传统习俗、道德观念和贫困化等多重挑战。

提问环节中,邹晓巧女士与我校师生就女性议员比例、高校女毕业生就业平等、反对针对女性暴力等问题展开了多角度讨论,并进一步讲述了其就任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期间审议国家报告的实践经验,鼓励法大学子多关注国内外妇女人权保护事业。

在热烈的掌声和融洽的氛围中,此次名家论坛圆满落幕。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