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我校签约加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来,我校每年派出的公派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为了提高公派出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鼓励在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进行联合培养的我校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进行国际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工作力度和配套政策力度,我校专门设立了用于资助国家公派留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资助项目”。6月27日,2011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拔派出的即将赴国外学习的公派研究生申报的“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资助项目”评审会议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贵宾室举行,评审专家组由来自各相关学院的9位知名教授组成,朱勇副校长主持了评审会。
朱勇副校长在评审会议上指出,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资助项目”的设立和实施,将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公派留学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两项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是一项很好的创意,它对于推进我校国际化战略,推动我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朱勇副校长同时提出两点希望:第一,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要联合负责这一资助项目的具体实施等后续工作,继续加大改革和探索力度,为今后公派留学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国际化实践提供更多机会;第二,要着力加大对于公派留学工作的全面支持,进一步调动、激励研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鼓励我校更多的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充分发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平台效应,进一步推进我校建设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速度和进程。
2011年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资助项目”课题申报的建议方向是“国际法科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用于资助我校公派留学研究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对于国外高校的法科教育模式进行调研,搜集、整理和翻译相关资料,总结经验、特点和规律,为我校法科强校的建设和法学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域外经验和借鉴。
2011年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资助项目”经过公派留学研究生本人申报、所在学院审核、导师推荐,最终进入项目终评程序。评审专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认真阅读材料,结合申报项目的选题立意、研究思路、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议,经过讨论和投票表决后,确定了《中美法学教育与实践对接比较研究》等16个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资助项目”予以立项资助。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结合今年项目申报的具体情况,2011年度获准立项的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国际实践资助项目”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为人民币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