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育创新研讨会举行。本次会议围绕中国政法大学申请国家级国际法学学科重点的准备和部署以及国际法学教育创新的方向和经验两个议题展开。在国际法学院院长莫世健的主持下,与会的各位教授分别就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做了详细的报告。
会议首先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申请国家级重点学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国家的相关评审标准和我校法学研究的相关成果、特色和优势项目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随后,会议就国际法学教育创新进行了讨论。与会各位老师畅所欲言,针对国际法学教育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会上,莫世健首先提出要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国际法的同学应该具有国际意识,掌握参与国际交流的语言与技术工具,同时具有系统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宣增益提出要改进教学手段、讲授方法,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之外,可以在网上与学生讨论问题、指导论文,通过信息平台解惑析疑。此外,各位参会老师分别提出应引导学生主动多读法律名著,培养自己的法学素养;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新的法律问题的敏感性;要拓宽知识面、学生必须广泛涉猎与国际法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知识方能满足学习、研究和日后工作的需要等。
最后,莫世健总结了各位参会老师的发言,并根据各位参会老师讨论行程的一致意见对下一阶段国际法学学科重点的申请、国际法学教育创新,以及前述工作同本科教学评估之间的密切配合等作出了相应的工作部署。他强调国际法学院要利用本次重点学科申请以及本科教学评估的双重契机,有创造性的将国际法学教育在教学、科研、实践办出中国政法大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