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丛日云教授为06级博士生授课

来源:罗朝慧   6-15   阅读:
T AAA

6月11日,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名学者丛日云教授,就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问题,为2006级博士生作了切实而深入的讲解和剖析。丛日云的阐述让在座的博士生们受到了一次深刻洗礼。

丛日云认为,当代民族主义兴起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普通民众对“民族——国家”的热爱与忠诚的情感即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其二是在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影响下,产生的维护民族—国家利益和复兴民族文化的要求;其三是极端的或激进的民族主义思潮。丛日云重点分析了第三种,即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特点:(1)以对本民族、西方民族、中西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的片面认识、虚假信息和由此而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偏见为其判断、情感和态度的基础;(2)以过时的、僵化的理论来理解当代国际关系;(3)以排外、仇外的方式表达对本民族(国家)的忠诚;(4)采取极端的、非理性的、好斗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前两者属于积极健康的民族主义,后者则是有害的民族主义。丛日云的分析集中于后者。

关于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丛日云进行了深入分析,他首先回应了以下几种解释:全球化带来的对中国民族利益的威胁;文化或文明间的冲突;民族认同或民族情感的增长和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需求;中国殖民地历史的影响;美国霸权主义政策(遏制中国)和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历史问题)等。丛日云认为,上述这些原因都是影响中国民族主义的因素,但都不足以解释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丛日云认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与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受到误导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无关系。他以大量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事例说明,这种教育使我们的年青一代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与现实,头脑中充斥着关于中国现代历史与中西方关系史的偏见,关于当代中国与西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偏见,以及过时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误区,是突出了仇恨教育和爱人类、爱和平价值的缺失,没有从历史的苦难中升华出人类之爱,而是将其转化为仇恨。丛日云指出,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但它不是惟一的人类之爱。人类之爱指向不同的目标:个人、家庭、社区、民族、国家、文明、人类以至各种生命。国家或民族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对国家之爱不能否定人类之爱,要与对其它民族的尊重相结合。我们过去的教育曾灌输阶级的仇恨,带来像文革那样灾难,红卫兵们是带着教育给他们的阶级仇恨投身文革的。现在,一些民族主义者习惯于通过对其它民族的仇恨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爱,这里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有误导的作用。

丛日云还深刻地剖析了极端民族主义的人格缺陷。他指出,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兴起是现代政治人格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个体人格初步形成但还不够独立、成熟和坚强,寻求对半人为半自然的民族国家共同体的依附。它也是现代独立人格在形成中受到压抑、挫折和误导的表现,其人格特征表现为:以集体的自私掩盖个人的自私;非理性,情绪化,不善于克制,寻求发泄释放敌意;好斗精神和软弱的性格的结合——在最安全的地方表现其最大勇气;暴力倾向等。

丛日云不无担忧地讲道,如果这种思潮主导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不但影响到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而且将使中国现代化发展步入歧途,使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

丛日云的演讲是发人深省的,他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客观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冷静反思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教育,使我们不受那种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之惑,提醒我们不仅要有对国家和民族之爱,还要重视爱人类爱和平的价值。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