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7日,由我校李曙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研究》课题组在我校学院路校区举行开题报告会。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袁振国教授、王日春副处长,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张春霖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剑文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龙卫球教授等评议专家,我校副校长张保生教授、科研处处长崔永东教授以及该课题组全体负责人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开题报告会由徐晓松教授主持。
《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研究》课题组成员阵容强大,首席专家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有资产法起草小组成员李曙光教授,子课题负责人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主任苏军、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助理审判员杨征宇、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组局副局长李冰等多位专家学者组成。
我校副校长张保生教授致辞。张保生首先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向各位领导与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本课题的成功中标,得益于教育部领导和校外专家的大力支持及课题组成员的前期研究努力,他在代表学校向教育部领导和有关专家表示感谢的同时,表示学校一定要积极支持该项目研究工作,为其产出重大成果创造有利的条件,并希望通过开题报告进一步明晰课题的研究思路,尽快取得阶段性的和最终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首席专家李曙光教授与12个子课题负责人联袂作了开题报告,对该课题的价值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课题的总体框架设计、各子课题的基本内容、课题可能的创新、课题的报告体例以及课题的应用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论证,对研究进度、人员分工作了周密安排。李曙光强调:《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研究》作为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立法意义。国有资产是政府用以调控经济、维护经济安全、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建立有效保护和利用国有资产的法律机制,有利于提高国民保护广义国有资产的法律意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从长远来说,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建立的目标不是简单地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是如何增进全体国民利益的最大化。本课题将围绕国有资产立法中遇到的这些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和学术上的深入探讨,从而为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的国有资产法提供重要参考与理论支持。
与会专家学者对李曙光教授和课题组的开题报告进行了非常有价值、有启发性的讨论,分别从中国实践中的问题的角度和法理等角度对本课题展开了分析讨论。在充分肯定该项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专家们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首席专家李曙光教授感谢各位提出的中肯意见,并表示课题组将吸收这些有益意见,力争把课题做好。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袁振国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首先祝贺中国政法大学今年获得了三项重大攻关项目,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开题报告会,政法大学三大课题开题会的经验值得很好地总结,向全国推广。他说,今天的开题报告会说明教育部确立的这个题目很有水平,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非常重大。但是,该课题的研究也有四大难点与重点。第一,该课题应大题小作,因为该课题涉及面广,每一个子课题作为一个重大攻关项目都不为过,因此,该课题的研究要针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取得突破,特别是要在理论上有创新,而不能面面俱到。第二,国有资产法律保护问题国外没有借鉴,如何从理论上回答中国社会经济转轨中的重大问题,这是一个挑战。第三,国有资产法律保护问题涉及各部门利益,如何协调其中的各个利益,如何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这又是一个难点。第四,如何协调现有的政策和课题成果建议的冲突,这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他最后说,在李曙光教授的努力以及各位专家教授的支持下,本课题一定会取得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