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军都时评  >  正文

自强产生力量 爱心创造奇迹——校长黄进在2015年“自强之星”暨“感动法大人物”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来源:校长 黄进教授  6-18   阅读:
T AAA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晚,我们集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圆核资本助学基金”2015年“自强之星”暨“感动法大人物”颁奖典礼。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参加典礼的各位嘉宾、老师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向长期以来给予法大学子无私资助、诚挚关怀的陈泽盛先生和“圆核资本助学基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向即将获奖的同学和集体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同时,我还要送上一份特别的祝福,“自强之星”暨“感动法大人物”颁奖典礼自2006年创办以来,今年是第十个年头了。在此,我衷心地祝福“感动法大”十周岁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

每年,我都参加“感动法大”的颁奖典礼。每年,我都深受感动,所有感动法大人物和集体的事迹对我心灵的震撼难以忘怀。

回望十年,“感动法大”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她倾情地讲述了我们身边那些自立自强、敬老孝亲、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感人事迹;

她真实地见证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乐善好施、仁者爱人的高尚品质;

她更以深情和大爱让美德和善行净化我们的心灵,植入法大的校园,让爱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动法大”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魅力和感召力,我想,是与她对“自强产生力量,爱心创造奇迹”的主题十年不渝地坚持分不开的。

正如《周易》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感动法大”的“自强产生力量,爱心创造奇迹”主题,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的体现,也是法大精神和气质的内在要求。

“自强产生力量”是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诠释。已经评出的十届法大“自强之星”暨“感动法大人物”的自立自强,不向困难低头的事迹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对法大和法大人而言,法大与共和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共和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同呼吸,共命运,虽历经风雨,法大人始终不放弃对法治的追求,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已经成为了法大和法大人的特质和基因。

“爱心创造奇迹”则彰显了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我们看到,正是在陈泽盛先生在内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大力支持和无私关爱下,法大学子才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对爱心人士,法大学子则心存敬意,心怀感恩。也正是这种仁爱之心激励着他们践行校训,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友善亲民,献身公益,服务大众,让爱心传承,让奇迹发生。

十年的“感动法大”对“自强产生力量,爱心创造奇迹”的坚持,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展现了法大和法大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传递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大爱大德。

对此,我想说,爱心人士和法大人都是蛮拼的,我要为你们点赞!

当然,世界那么大,我们还要努力。作为校长,我要借此机会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勇于弘毅与坚持。《道德经》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无论你身居何处何境,你们都要“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不怨天,不尤人,都要志存高远、刚健有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其实,生活中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对此,杨绛先生也曾谈及“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二是乐于感恩与奉献。感恩与奉献是一种完美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智慧。人生的意义是给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要懂得感恩、宽容与回报。《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同学们要完善自我,彼此尊重,善待他人,贡献社会,这样方能得到心灵安宁和生活的幸福。

三是敢于负责与担当。有责任,就要有担当。每个时代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我们法大人应有更大的责任与担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法大精神,追求公平正义,践行法治理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各位同学,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期待着不懈的奋斗。

最后,转赠梁启超先生一句话给大家,那就是“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他讲的是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时时进步无止境,切莫言志已酬、浅尝辄止。转赠给大家,与大家共勉之!

再次对获得表彰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

预祝今晚的颁奖典礼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