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军都时评  >  正文

徐显明校长在200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思想教育科  10-10   阅读:
T AAA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学是常新的,新就新在我们每年都有一股新生的力量加入。大学是什么?就是一批值得尊重而又有经验的人和一批充满激情而又渴望知识的人进行学术和思想激荡的地方,前一批人就是我们尊重的各位老师,后一批人就是每年到我们学校来的新同学,大学就是把老师的经验和同学们的热情以及追求结合在一起的圣殿。政法大学是常青的,大家到政法大学来,给政法大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同时成为政法大学新生的力量,使学校有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再一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

今天的开学典礼我想给大家讲三层意思。第一,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我们政法大学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传统;第二,我要告诉大家政法大学的现状和我们的未来;最后,我想为大家解释一下我校校训的含义,同时对大家提出一点要求。

我们学校的历史是辉煌的,大家来到了一所值得骄傲的大学。我们的学校是1952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这四所名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三个专业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所以我们这所大学有非常好的基因和优良的传统。我们最早的学科——法学学科可以追溯到1904年北大的法学。到明年,尽管我们学校的历史仅有51年,但我们学科的历史已达到100年了。所以,这既是一所新大学,因为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起来的,又是一所有着古老传统和学科历史的大学。50年代我们曾经创造过一次辉煌。那就是我们为新生的共和国所做的特殊贡献。52年有两件大事是大家永记史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和我们法学有关的全国进行的司法改革,司法改革之后,旧法人员被从政法队伍中清除出去了,新生的共和国急需一批能够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来贡献力量的法律专业人才,我们的大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而另一件事情就是52年进行的高校院系调整,国家把最优秀的法学力量、社会学力量及政治学力量集中到了一起。我们的大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创办起来的。因此,我们大学创办以后,当时共和国几乎所有的政法领导干部都来到了我们这所大学。我们为共和国的政权,为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做出了独特的、其他学校不可比拟的贡献,这是我们50年代的一次辉煌。然而进入57年以后,我们学校随着国家民主进程的变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来56年,我们党的八大已经确立了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但是57年后左的思潮抬头,政策逐步取代了法律,政法类院校教学的内容也大多以政策为主。到了文化大革命,我们的学校就出现了悲惨的一幕:十年停办。79年我们学校重新恢复,这个恢复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进行的。1983年,小平同志提出“要抓紧筹办政法大学”,彭真同志就主持了这个筹办的过程。由此我们学校迎来的第二个辉煌,就是83年把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后以来的十多年,这一段时期我们的学科建设在中国法学界是令人瞩目的。当时许多新专业均开始于政法大学,我们共和国的第一届法学博士是在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个经济法专业是设立在我们学校的,第一批法博士点也是在我们学校诞生的。所以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我们已经领全国法学教育之先。但是旧的管理体制束缚了我们学校的发展,投资渠道的不畅和单一,使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受到了制约。到2000年1月份,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学校从过去的隶属司法部划归到了教育部,我们把这以后的时期称作中国政法大学第三个黄金时期。百十余年中的三次辉煌,铸就了我校独特的风格,这些风格我们可以作以下一些概括。从我们50年的发展当中,大家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命运和国家法制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法制兴则国兴,法制兴则我们学校兴,而法制衰则我们学校也衰,所以政法大学师生的命运及我们大家的价值追求和共和国的法制发展是生死与共,肢连体合的,这是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推动国家的法制昌明。我们学校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法学家集团所在地,刚才朱校长向大家介绍到我们有600名教师,其中有400左右是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的。这么大的法学家集团,而其他学科的建立发展也大都能与法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里,大家形成的意识就是特别关心我们国家的政治发展,国家的每一件大事,社会的每一个变化,我们政法大学的师生都是给予高度关注的,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关心政治,企盼民主,推动政治进步就成了政法大学的一种精神和责任。

50年来我们学校还形成了这样一种传统和作风,即,无论是法学学科,还是其他学科,也包括新设立的学科,老师们既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注重实务的研究,大家是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术团体,从而也形成了我们政法大学重基础善务实的校风。大家知道,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的训练,刚才石书记和孙院长也都提到,大家要学会学习,学会一种新的思维。各专业和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但对政法大学来讲,我们也有共同的思维。即就是由法学这个学科长期训练而形成的批判性思维与建设性思维并重的学风。从79年以来,我们的教师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国家的立法活动。立法是一种建设性活动,但是立和破是结合在一起的,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需要批判,批判预示着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的使命,当你发现社会有惰性、有漏洞的时候,你既要批判它又要及时把漏洞补上。所以批判式的思维和建设式的思维并重是我们政法大学师生共有的特殊思维训练。

第二个,我要讲的是我们学校的现状。现在我们学校有600多名教师,其中教授160人,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近300人。我们还有1000多名工作人员在为大家服务。我们现在的学生总数有2万左右,包括我们的成人在校生。在我们学校的历史上,也就是1999年,曾经合并过一所学校,即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而这个大学的前身是中央政法干校。所以我们学校的传统实际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我们的正规教育,另一部分是我们的成人教育。今年我们研究生招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1000人。我们学校的办学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留学生也有近400人。我们现在拥有10个博士点,法学有10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点,我们已获得了一级学科授权。法学之外,我们还有政治学博士点。另外,我们还有20个硕士点,14个本科专业跨五个学科门类。我们现在有8个学院可以开展本科教育。第一个是我们的法学院,它是以公法和基础法学为主的学院,像宪法学、行政法学、理论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法律语言学和法律伦理,这些二级学科都在法学院。第二个学院是民商经济法学院,像民法学、商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等二级学科即在这个院,该院目前拥有的师资人数为各院之冠。第三个学院是我们的刑事司法学院,这个学院是有多个专业融合而成的,里面涉及到社会学专业、侦察学专业、法学专业,法学中的刑事诉讼、刑法、犯罪学等学科。第四个学院是我们的国际法学院,传统上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及WTO、外国法的研究以及国际程序都在这个学院。这是能够进行本科教育的四个法学院,在本科教学之外,我们还有两个非常独特的法学院,这是其他大学所没有的。一个是中德法学院,它是以比较法和研究德国及欧洲法律为主的一个学院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人才。另一所是中美法学院,它同样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和美国的几所大学联合而建的。重点是研究美国的法律和比较进行研究。除了法学的这六个院以外,我们还有非法学的其他学科学院,第一个就是实力非常强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二个就是我们刚刚组建的商学院,第三个是人文学院,第四是外国语学院。我刚才讲的那几个院里,有八个学院正从事着本科教学,而多数学院现在已经能够培养硕士和博士。以上就是我们的学科设置和学院设置。政法大学的未来,要在我们现在学科的基础上向着一个新的方向迈进,现在全校上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在去年我们校庆的50周年庆典上,我们作了这样一个描绘:中国政法大学要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它办成一所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学科和专业的重新布局,现在重点要进行的是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开放性大学的建设。当然,我们的主体学科是法学,我们学校的特色也是在法学,特色鲜明的传统我们应发扬光大。在分解这个目标时,学校用了这样几个数字:一个数字是“5”,就是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我们政法大学的综合办学势力一定会进入前五十位;还有一个是“1”,我们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一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力量要进入全国的前十位;还有另一个“1”,我们的一批学科如政治学等要成为国内的一流水平;最后一个“1”,就是我们的法学要成为无争议的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所以,全校上下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这就是我校光辉灿烂的明天。

第三方面,我想解释一下我们的校训,作为我们师生的共勉。一个大学的传统总是和她的办学理念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我们现在确定了三个层次的理念。

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一定要融入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要用主流意识来办学。这里面我把它概括为八句话,每一句话里面都有丰富的含义。培养人是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法律职业,以及未来公共管理以及其他社会需求的带有鲜明的中国政法大学特色的、具有优势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家要按照这个目标,来塑造自己。第二句话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学校永恒的主题。在质量问题上没有止境。刚才石书记说,要提高大家的素质,我是非常赞同的。人在进入博雅境界时依赖的全是素质,而素质是内在的、根本的、本源的。第三句话,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是我们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三大中心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第四句话,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动力,请大家注意,一个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高低,能力高低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大学的灵魂。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有新的发现,这个发现可以是新的思想,新的规律,也可以是新的知识。大学的进步,大学的发展,也是靠这种创新力。第五句话就是,我们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龙头工作来对待,没有比学科建设更重要的工作了。学科建设要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第六句话是,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主体工程。第七句话是:学术追求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的品格在学术。研究学问,追求学术,建设学府是大学教师的人格所在。我们的大学就是要把学术追求作为自己的灵魂。最后一句话就是,保障和服务是大学管理的价值所在。这八句话就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意识,我们要用这种主流意识来办学,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层就是我们五十年形成的传统,把这个传统凝练一下就是我们八个字的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第三个层次就是我们目前要做的,我把它简括为两句话:在办学上以教师为本位,在教育教学关系上,以学生为主体,在以上三个观念的指导下,政法大学一定会实现我们所确定的目标。

现在我来阐释一下八字校训的含义。“厚德”,我想应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大家知道做人是无止境的,从幼儿园开始,将来到博士后,甚至到将来你走向工作岗位,甚至成为领导者,都要学着做人。但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在做人上有很大差别,在中小学的教育里面,做人首先要让人学会怎样成为一个公民,在大学以后的教育里面,做人是教会怎样成为一个谦谦君子,怎样成为绅士和淑女。所以我们的“厚德”当中,要把公民道德养成君子之德。“德”的第二层含义在于将来我们都是要从事一定职业的,特别是我们学法的同学,将来要从事公共管理和法律职业,这两类职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比其他一般的职业更高。一个社会的道德层次大概分成三个层面,处在最低层面的是公民道德;处在中间层面的我们把它叫做职业道德,或者叫做职业伦理;而最高层面的,我把它叫做政治道德。政治道德是最高的,在大学培养学生的时候,给予学生的道德应该特别注重后两类,也就是职业道德和政治道德。大家要做政治家,要做法律家,那么你一定要培养司法伦理的修养和政治道德的修养,这就是“厚德”。“明法”,我们学校是依法而立命、立身的。《管子》中有“明法”篇,“明法”,在我们的校训里面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作为教育理念,我们要使全体同学,所有进入中国政法大学的同学,都有机会来学习法律,所以这句话并不是仅仅指向法科同学的,也是指向法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同学的。我们今年培养模式的改革,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从你们这一届开始,非法学专业的同学在学完两年课程之后,都有机会来选择法学专业。第二层就是,我们政法大学的学生将来都要成为昌明法制的主力军,建设法治的国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一种天职。我们在今年的招生用语中用了两句话:“走进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享受全国最好的法学教育。”所以,“明法”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使命。“格物”,我想也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我们学校的传统的作风,提醒大家特别务实,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格物”的目的在于求实、求真;另一层含义,即“格物要致知”,通过对物的“格”来达到对另一类知识的获得,这里面有思维的训练。我们政法大学有独特的思维,像法学学科的同学,将来一定要形成善良推定的思维、无罪推定的思维。这些思维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才会养成,其他学科也都会形成专业思维。所以“格物”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大家要务实,要求真,另一方面要形成我们独特的思维。“致公”,最早是出现在《大同》篇里,孙中山先生把它作为一生的追求,我们现在有一个党派,就叫致公党。我想“致公”也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无论我们将来从事法律专业还是公共管理职业,对公正的追求,对公正展示都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内化的素质。所以应该要有公正之心、公正之养;第二层就是我刚才讲的,既是一种司法的伦理,也应该是一种政治的伦理,要有亲民仕众这样一种的责任感,天下为公。我们要为公众来服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既然成为我们的校训,既然是我们学校传统和作风的总结,那么,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新同学将来学习和做人的准则。

最后,我用我们的校训连结这样四句话赠给大家:厚德以惟义,明法以治国,格物以求真,致公以为民。

谢谢大家!

(思想教育科整理,经本人审阅)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