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杰——他的思政课堂满满都是笑脸
前不久刚获评为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的赵庆杰,对于荣誉有着一贯的低调,他觉得这份荣誉不只属于自己一个人,更应该是一项集体的荣誉,是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学生的配合共同编织了这顶桂冠。而以三年作为一个考评期,这份荣誉背后要承担的工作责任才是对他更大的督促,要促使自己继续努力,在思政课教学、科研、宣讲等方面争取取得更大成绩。
面对荣誉时的温和低调是赵庆杰一贯的风格,在很多学生眼中,他总是笑眯眯的,让学生觉得和蔼可亲。他说自己拥有一张微笑的脸,这样的他走进教室,满眼里都是微笑的脸。因为在他人脸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的表情。于是,他总是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带着乐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对他而言,这本身就言传身教,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阳光般的心态。
赵庆杰从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思政课,十一年时间里,他的课堂始终广受学生好评,有同学会在上了他的课后给他写来卡片,对赵老师说,“我也认为思修课要讲的好很不容易,不过您讲得的确很棒。虽然我也会偶尔走神,但不得不说,您的课的确很生动,总能把我拽回来。”
赵庆杰的课堂永远是生动幽默气氛融洽的,从第一堂课开始,他就非常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快乐的课堂氛围:语言的生动有趣、内容的充实具有新意,师生间无拘无束的良性互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会纠正赵庆杰的英语口音,并且调侃他说“一听你就是学德语的!”而赵庆杰也会马上以一句“不会用德语发音读英语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化解这样的小尴尬。他觉得,这充分说明了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拘束,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还能及时指出老师的不足,可谓教学相长。学生们还会熟知他的口头禅,每每在他说之前就已经有同学将后来的话题给自然接上。
在这样欢乐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师生相处轻松融洽,不少学生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赵庆杰课堂的看法: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是轻松快乐、润物细无声的享受。学生们也愿意私下跟他交流、咨询、讲心中的疑惑,会有学生向他请教如何处理紧张的人际关系、该不该谈恋爱、如何利用图书馆去学习、在道德两难中如何做出选择等各类问题。而他也乐意跟学生们交流解答,课堂内外全面护航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这样的课堂氛围并非天然有之,其中凝聚了赵庆杰长久以来的思考和实践。他非常清楚讲述思政课的难点:比如在内容方面,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学生对思政课还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老师还没有开讲,学生已经把耳朵关上了。如何叩开学生的耳朵,这有一定的挑战性。课本上的书面语言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而以往的思政课堂过于严肃而导致气氛沉闷,难以做到快乐学习。
因此,赵庆杰心里一直有着最明确执着的追求,就是讲好自己的每一堂课。他从增强新鲜感入手,力求把学生看似熟知的观点讲出新意,不简单的照本宣科,运用专业的理论,讲出新意、讲出高度,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他会合理面对并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从不去强压迫,却是借力打力、因势利导。
他非常注重将教材语言转化为课堂语言,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丰富的、典型的事例阐述课本内容。然而段子多,语言生动,并不是耍贫嘴、故事会,而是建立在有实质内容基础上的深入浅出,是基于教材内容的再创造。为此,他始终注重自己的积累和学习,他平时看书上网看到好的事例就记下来。多年来,还养成一个习惯,会把自己每堂课都用录音笔录下来,课后自己听一遍,查漏补缺。
一位会将自己的每堂课都再听一遍的老师,又怎会不吸引学生来听他的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