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新华网提供网络支持的“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日前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共评选出“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0名,“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39名,“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150名。其中我校人文学院辅导员尹晓华老师荣获“2010年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这是她继获北京市十佳高校辅导员荣誉后的又一殊荣。
尹晓华,女,汉族,1977年生,中共党员。2002年7月研究生毕业至今,一直在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现担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专职辅导员、分团委书记,负责学院全体本科生(共计238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年来已带过8届学生,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十佳辅导员、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
她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甘于吃苦,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成绩突出,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立场坚定,学以致用
尹晓华政治立场坚定,她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断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她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处事公正,在工作和生活中真正体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曾先后被抽调到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和党建评估办公室工作,为学校的党建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她本科和研究生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备了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理论基础。曾经主讲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她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集体观念和成才意识,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地熏陶。在应对突发事件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状况时,如抗击“非典”、境外敌对势力冲击事件、平安奥运、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等,她每次都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及时到位,确保了学院学生工作的安全稳定。
为提高服务学生的专业能力,她参加了国家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学习,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还参加教育部思政司第八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示范培训班学习。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带着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尹晓华从一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来。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按学校要求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多年来她伴随着人文学院的学生工作从零起步,一点一滴,逐步成长,恪尽职守,勇挑重担,各种工作都能做到扎实而深入,为此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学生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她既要负责管理人文学院全体本科生,还要组织学院的团学活动,大事小情,一桩接一桩,她多年如一日的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不惜牺牲大部分休息时间,将工作永远放在是第一位,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辅导员的工作无法严格区分上班与下班、工作与休息。手机24小时开机,她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而只能在中午或晚上21:00后,召开各种会议、座谈会或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暑期开展的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和2009年国庆60周年方阵训练,经常在夜半响起的手机铃声,随时会听到“老师,我想跟你聊聊”……面对这些或琐碎或重大,或繁杂或突发,或接二连三或一齐压来的各种情况,她始终不急不躁,耐心面对,循循善诱,恰当处置。这样的工作状态,她已保持了9年,变换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不变的是她永远忙碌的身影和工作态度。这一切,学生都看在眼里“老师和您的办公室在我们眼中一直是繁忙的象征,Always job”。
一次,她发着烧带队外出参加活动,回来后就高烧不退,病情绵延发展近一个月,高烧、剧烈咳嗽到不能说话,甚至引起听力受损,只能遵医嘱去医院进行输液,这是她工作多年第一次因为个人原因请假。在她多年来忘我工作的同时,不为人所知的是:身在老家的父母年迈多病,母亲已卧病在床多年,由于平时不能在家照料,她只能利用寒暑假尽一下做女儿的责任。但因为连续三年暑假学校都有奥运、国庆等重大任务,她都是二话不说,牺牲了对她和家庭而言都很重要的假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一向教导她要以工作为重的父母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润物无声,伴你高飞
尹晓华一直工作在德育工作一线,在与学生打交道的每一天中,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关心、理解、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以疏导为主,平等相待,教学相长。学生的发展成长是她最为看重的东西。她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先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事事以学生为重,时时以学生为先,对待每一名学生都一视同仁,办事公道,公正公平,用严格的管理和热情的服务,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与她初识,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她爽朗的笑声和诚挚的态度,长时间相处后,会发现她的细心公正与坚持原则是那样深深地感染了你”,一位2005级学生如是说。
因学生生病而在医院几天几夜未眠的守护;无数次与学生长达几小时朋友般的促膝长谈、打开心结、指点迷茫;一次又一次用真诚的话语和默默的实际行动为一个个抱着敏感、难以打开心结的贫困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给予心理上的疏导;面对曾经错走一步的学生,她怀着真切的心痛与自责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一个个属于她与学生之间的小故事,回首望去,不可胜数。她始终觉得自己做的很少,而学生教给她的更多。正是因为这种平等与尊重,她获得了学生的信任与敬重。润物无声中,她以自己的处事原则和实际言行影响着身边的学生。
在她的信念里,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平等而又不一样的独特,各有各的精彩,而她要做的就是陪伴他们共同成长,帮助他们展翅高飞。
开拓创新,实践真知
尹晓华刚工作时,学院也刚刚成立,学生工作全无前例可循,一切从零做起。她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以服务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不断探索开拓,克服困难,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管理、交流沟通以及稳定工作,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学生干部培养、解困助学、学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校、院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她注重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在使用中选拔、锻炼、培养学生骨干,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人文学院学生工作的组织机构,又着力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组织运作,带领学生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活动和任务,学院特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在她的指导和组织下,人文学院品牌活动如人文院报、“触摸历史、传承文化——博物馆文化馆进法大”系列活动、“人文中华”系列讲座、“古琴昆曲音乐会”、“国乐大家法大行”、宿舍文化节、“青春由你领秀”校园短剧大赛、“心语”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很好地展现了“法大人文,人文法大”的学院特色,也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而学院学生会、团总支工作条例、推优上党校程序、发展党员量化评议办法、奖助学金评审办法等各种制度,都是她斟酌再三,经过实践后征求学生意见,反复修改而制定的,很好地保证了工作的规范开展。
她着力加强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建设,通过对学生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载体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她所负责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档案”工作模式2009年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德育工作创新奖”一等奖;2010年,“‘第一时间,第一接触’——人文学院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又获得德育工作创新奖二等奖。2010年,她参与了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首都公民素质与价值观念调查及对策研究》,不仅自己作为调查组主要负责人,还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
投身西部,以身立教
2010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向全国高校发出《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尹晓华积极响应号召,自愿放弃条件稍好的地区,主动要求到西部基层艰苦地区去,最终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某团挂职团委副书记。作为首批全国高校赴兵团基层挂职的团干部,她于2月25日从北京出发,经过兵团团委岗前培训后,于2月28日抵达团部所在地——和田。近三个月以来,在大漠风尘、漫天黄沙中,面对工作、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她克服了气候恶劣、生活艰苦、工作转变、远离家乡等种种困难,牢记学校领导嘱托,全身心投入工作,她深入基层,深入青年,正确把握角色定位,不给基层添麻烦,力求做到“实挂不虚挂,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完成好挂职工作任务。
她到岗后,积极配合协助当地团委书记,扎实推动团委重点工作项目落实。当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团委人力、物力资源都比较缺乏,许多在北京常见易行的工作都要自己动手完成。她先后协助当地团委举行了大学生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结对仪式、“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组织创先争优现场推进会、“唱响兵团精神,与屯垦戍边事业共奋进”——首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她还参加了团场举办的庆祝三八节、慰问民兵连、红枣生产现场会、义务劳动、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党支部创先争优学习、十四师协同办公系统培训等多项活动。她自主设计了《团组织建设调研访谈提纲》、《大学生志愿者、团员青年访谈提纲》,深入团场学校、医院、社区、连队等基层团支部,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团场各类团组织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和团员青年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
尹晓华积极踏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挂职单位的充分肯定,树立了中国政法大学团干部的良好形象。在下一步工作中,她将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挥我校人才、文化、智力、资源优势,筹划合作支持项目,争取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用实际行动惠及团场基层职工群众。
桃李芬芳 幽兰飘香
尹晓华时刻保持着其谦虚谨慎、踏实进取的优良作风。9年来,她所带的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市级、校级先进集体,还有多名学生获得市级、校级的多项荣誉称号。自2002年以来,所带过的8届22个班664名学生中,共有1人获全国优秀学生干部,7个班级、团支部获北京市级先进班集体、首都先锋杯优秀团支部,22人次获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基层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1支暑期实践团队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成果、优秀实践团员。
她本人所获荣誉有:
2010年,北京高校十佳辅导员(位列第一名),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所在学院荣获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校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工作者;
2008年,校优秀学生辅导员;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
2007年,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2005年,校优秀学生辅导员;
2004年、2003年,校优秀学生工作干部;
桃李不言,真水无香。她热爱教育事业,本着最朴素的信念和原则——以人为本,尽职尽责,为大学生德育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与学生共同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帮助莘莘学子展翅翱翔的“隐形的翅膀”。
相关新闻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page/1/2011/05/20/06/2011052006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