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马怀德: “法治天下”的谏言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9-17   阅读:
T AAA

顾问

1998年,时任建设部(现为住建部)部长俞正声向马怀德颁发了法律顾问聘书,这是他首次为国家部委担任法律顾问。

2001年,他访学归来,恰逢中国行政法制度建设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开始重视行政法理论学习和培训。他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中央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座上宾。他被聘任为福建省政府法律顾问,而当时的福建省省长是习近平。

2002年,37岁的马怀德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成为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中青年骨干。

除了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外,他频频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立法咨询、论证工作。他先后担任过十几个部委、省市的法律顾问或咨询委员,出任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咨询委员、中纪委特邀监察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国务院深化医药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那时的我就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马怀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一旦接受聘任,他就会全力以赴。几乎所有重大、疑难、复杂的法律问题他都经历过,他的有些建议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家发改委是马怀德担任法律顾问工作介入最深的国家部委。2002年,马怀德开始担任发改委(时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法律顾问,一直任职至今。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法治机关建设规划(2013-2018 年)》,力推机关法制化。在制定该《规划》时,马怀德提出,各地都在简政放权,搞一站式服务,集中行政审批许可权,国家发改委何不搞一个方便地方政府、企业的集中办公窗口?

此前领教过发改委强势风格的人士认为,这无疑将了发改委一军,这个手握投资项目许可、审批、核准权的部门岂会轻易接受。没想到,这项建议很受重视,而且没过多久就启动运转了。

“我没有必要一味去迎合部门的一些观点和做法。”马怀德说,若自己是体制内官员,要在系统内提出这样的建议,或许没那个胆量,会谨言慎行许多,但作为学者,毕竟是相对第三方,可以比较独立地、客观公正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长期担任政府法律顾问,马怀德对顾问工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温和且富有建设性,使他有别于一些经常持批评态度的学者。

在他看来,激烈的批评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糟糕,他更倾向于解决问题导向。在一些行政复议案件中,下级机关明显有错误,他坚持复议机关不宜维持原处理,而应在复议中化解纠纷和矛盾,纠正下级的不当行为。

他也有严厉的一面。2014年中国设立了宪法日,在一次如何维护宪法权威的会议上,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之所以政府违宪事件时有发生,在于没有多少官员通读过宪法。

当然也有些建议并未得到采纳,对此马怀德的态度是:“我是你请来的顾问,就有责任把真实看法告诉你,并把我认为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告诉你,至于采不采纳是你的问题。”

但总的来说,他发现,各级政府甚至党委对法律顾问专家委员的工作越来越重视。此外,近年来,行政机关逐渐接受、认同立法的约束和规范,甚至意识到,制度的约束能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带来好处。十几年前,政府部门谁当被告谁觉得丢人,都不愿做被告,更不愿接受败诉,现在行政诉讼已稀松平常。“必须经过一个心理适应期,由抗拒逐渐转向坦然面对和接受。”

200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马怀德讲授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法律制度。随后,他于2007年、2009年与2012年三度参加中纪委特邀座谈会。

他认为,作为一名能够为最高决策层提供咨询和建议的学者,需要的是更平和的心态,以及更温和的表达观点的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陈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