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钱丽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照片
2011年2月26日,我在空军总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午11:30分,从我体内析出的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装入冷链箱运往广州,火速输送给了一位38岁的白血病女患者。
这是另一个生命延续的希望。想想还有人能通过自己的救助重新燃起生命之火,重新享受美好的阳光,我就感觉内心洋溢着幸福和温暖。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记得2009年初,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北京市红十字会在校园里举办志愿捐赠造血干细胞宣传时,报名的同学非常踊跃,我只是幸运地成了第一位配型成功的志愿者而已。在我捐献之后不久,我们学校接连两例配型成功的同学也毫不犹豫地完成了捐赠。我们都很高兴,因为我们明白,遇上如此微小的几率,这是上天给了我们帮助别人的机会。
其实,爱心奉献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已经成了很“流行”的事情。我们参加各种各样的爱心社团,投身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感到充实而快乐。我从大一入校起,就在师兄师姐的感召下参加了义务支教活动,几年来,服刑人员子女学校“太阳村”、专为智力障碍儿童开办的智光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在我身边,有很多令我感动和钦佩的志愿者。例如我的同学迪达尔,她是一位来自新疆伊犁自治州托里县的哈萨克族女孩。她对社会弱势群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关怀,一直关注聋哑人,并自学手语,在2010年初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灵心手语协会。她说:“我的梦想就是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建一所福利院。”我相信,依靠她的爱心和更多热心人的参与,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我想,大学校园就是一个熔铸爱心、激发爱心的园地,对于全社会来说,关爱和奉献也应该是永远的主旋律。有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水平提出质疑,的确,在他人的苦难面前,有些人选择了冷漠、旁观甚至伤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人站在道德这一边。只要我们不带偏见地去观察,就会发现身边从不缺乏人情味儿。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想想自己怎样去做?如果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爱心,从自身做起,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温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学生钱丽口述,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12/19/nw.D110000gmrb_20111219_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