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第十一届外语文化节之读书会在我校昌平校区顺利举行。本期读书会邀请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教师张春阳担任主讲嘉宾,中国政法大学附属小学前锋学校教师孙福荣、张方正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本期读书会选取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经典作品《灿烂千阳》作为探讨作品,并分别于11月13日举行导读会,11月24日举行分享会。

(读书会现场气氛热烈)
在导读会上,张春阳向在座做出了精彩导读并提出了阅读建议。张春阳向大家介绍道,卡勒德·胡塞尼幼年生活在阿富汗,亲眼目睹了阿富汗妇女的悲惨境遇,因此在小说中以女性视角对阿富汗连年的战争进行控诉并为妇女权利呐喊。同时,她详细介绍了阿富汗的历史发展,通过展示影片《Afghanistan-No Country for Women》说明女性在阿富汗的卑微地位。为帮助同学们有效阅读,张春阳建议遇到生僻单词可先跳过,统一阅读之后再进行查阅,并且要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注重思考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与老师积极互动,针对阿富汗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探讨。
在分享会上,张春阳与在座共同探讨《灿烂千阳》的内涵,大家积极发言,结合社会现实讨论本书的深层意义。同学们认为,书中两个女主角的悲剧生活正是阿富汗女性卑微地位的缩影,而结尾女主角重获幸福与自由也喻示着女性自我的解放与抗争。在探讨本书题目含义时,张春阳介绍“灿烂千阳”这一题目来自于阿富汗诗人的一首诗,并且有同学提出太阳意味着一种新的希望与光明的未来,是对阿富汗摆脱塔利班控制,走向民主和平的憧憬与向往。

(参与者合影留念)
至此,第十一届外语文化节之读书会圆满落下帷幕。
读书会作为外语文化节的特色活动,激发了同学们阅读外语经典的兴趣,提高了同学们的学术探究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也不断深化同学们对时事热点以及历史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同学们对学术和时事的敏感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申心凝 编辑/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