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大讲堂”中文系列讲座第122期专题讲座在海淀校区举行。讲座主题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空中航行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则体系”、“民航国内和国际法规体系守护航空安全——飞行中的行不行”,由梁晓鹏和张唯伟分别担任主讲人。
梁晓鹏曾就职于民航华北空管局,国际民航组织总部航行局,2019-2021年担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副总监;张唯伟为国家一级飞行员,民航局授课教员,中国民用航空机场协会专家组成员,上海市航空学会飞行专家,多个航空学院的特聘教授。本次讲座由我校国际法学院教授朱子勤主持,国际法学院3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空中航行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则体系
梁晓鹏首先介绍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工作性质,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特殊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空中交通管制相关知识点,释明空中航行导航与监管的方式。
(梁晓鹏发言)
梁晓鹏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主要条款及19个附件的相关内容,谈到除附件9有关“简化手续”外,其余附件均与航行安全相关。他重点介绍了空中规则、空中交通服务及航空器运行三个附件以及三者在运行上的联系。
最后,梁晓鹏介绍了飞行阶段与安全间隔的基本知识。飞行阶段包括飞行前、起飞、离场、航路飞行、下降、进场、着陆等七个阶段,安全间隔包括横向间隔与高度间隔。在此基础上,他通过与车辆运行和管理的类比,对中国民航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讲解。
民航国内和国际法规体系守护航空安全——飞行中的“行不行”
张唯伟首先对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波音飞机各个机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讲解。通过介绍四次重大航空事件,张机长引入了主题——飞行中的“行不行”。他表示,飞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人(飞行员及其他人员)、机(飞机)和环(环境)。
(张唯伟发言)
张唯伟介绍了飞行员的职业历程,并谈到民航法规在飞行安全保障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在对民航规章展开介绍时,他讲述了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国际民航组织(ICAO)附件、联邦航空管理条例(FAR)、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的民航规章框架的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张唯伟总结提出,规章体系为民用航空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张唯伟还通过飞行模拟机的规章发展路径,分析了民航法律法规的发展完善过程,并表示民航法律法规是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的。
最后,张唯伟通过分析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倡的“敬畏规章”精神,表明应向深层次去理解“规章”的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意义与内涵,而不应仅停留在表层。
(嘉宾与在场师生合影)
在互动环节,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与主讲人之间的互动,主讲人耐心回答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现场氛围轻松活跃。朱子勤向两位主讲人表达了真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