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6日,中欧法学院Vis Moot维也纳代表队在意大利帕维亚参加了首届博罗梅奥-帕维亚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Borromeo-Pavia PreMoot),并以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斩获季军(Second Runner-Up)。此次比赛汇聚了来自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芬兰和中国的8支强队,展现了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多样性与高水平。这场学术与文化的碰撞之旅,不仅见证了团队的成长,更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友谊篇章。

决赛现场
赛事回顾:披荆斩棘,闪耀国际赛场
本次赛事为第三十二届Willem C. Vis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的训练赛之一,虽为首届赛事,却也荟萃世界各地群英。中欧法学院Vis Moot维也纳代表队由2023级双硕士俞悦、王炜然、刘睿涵(现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学习)与沈新雨(现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学习)等4名同学组成,Susan Wintermuth教授担任教练。尽管沈新雨因行程限制未能亲临现场,但她的深入参与与团队的拼搏合力,共同成就了代表队的亮眼成绩。

左起:刘睿涵、俞悦、王炜然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代表队经历了两轮循环赛,分别作为申请人(Claimant)对战德国的莱比锡大学(University of Leipzig)代表队,作为被申请人(Respondent)迎战意大利的米兰大学(University of Milan)代表队。最后,中欧法学院代表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储备和沉稳自信的庭辩表现,以总分第三的成绩结束了此次比赛。

中欧法学院(Claimant)v. 莱比锡大学(Respondent)

米兰大学(Claimant)v. 中欧法学院(Respondent)
多元文化之旅:以竞赛为桥,缔结国际友谊
代表队的本次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一系列国际竞赛的历练与积累。在备赛Vis Moot的过程中,代表队积极参与了多场国际训练赛,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切磋交流,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友谊。
2月中旬,代表队首次亮相第五届伊斯坦布尔训练赛(Istanbul Vis Pre-Moot),与来自全球的二十余支代表队同台竞技,最终取得第十名的成绩。

赛队受到伊斯坦布尔大学法学生的热情招待
正是在这场比赛中,代表队与帕维亚代表队因对战相识。赛场上的激烈交锋,化为赛场下的惺惺相惜——帕维亚代表队和教练对中欧法学院代表队印象深刻,两队成员在伊斯坦布尔共进晚餐,共赏博斯普鲁斯海峡夜景、畅谈法律与理想。正是这份跨国情谊,促成了帕维亚赛事的邀请。作为东道主,帕维亚代表队的教练还专门安排了食宿,令代表队在帕维亚比赛期间宾至如归,深切感受到来自友队的真诚与善意。
相较于在伊斯坦布尔的初战,中欧法学院代表队进步显著,这得益于不懈的日常训练、对发言稿的反复打磨以及与国内外多支赛队的交流切磋。代表队与在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同样来自中欧法学院的Vis Moot香港代表队、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代表队、土耳其的切库罗瓦大学(Cukurova University)代表队以及伊朗的德黑兰大学能源法研究院(Energy Law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Tehran)代表队进行了模拟训练与深入交流。此外,代表队还在线上参与了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亚太训练赛(APAC Vis Pre-Moot)与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中亚训练赛(IAC Central Asia Vis Pre-Moot)。在哈萨克斯坦的中亚线上赛中,代表队从三十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四分之一决赛。

参赛队伍合照

中欧法学院代表队的国际征程,是一场融合学术与文化的探索之旅。通过这些丰富的比赛经历,代表队成员不仅提升了法律知识和辩论能力,更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收获了珍贵的国际友谊与独特回忆,这些都将成为队员们未来学术与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