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实务系列讲堂第64期在昌平校区致公楼208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绿色金融与RWA:赋能环保,链接未来”,特邀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跨境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级顾问周钰翔律师担任主讲人,尚公所跨境法律专业委员会青年执行委员王紫萱律师作为分享嘉宾,学院经济法与社会法研究所张冉博士主持,2025级环境保护法课程全体选课同学参加。
讲座伊始,张冉首先对两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嘉宾情况。
本次讲座共分为“绿色金融与RWA创新”“风险爆发:争议解决”“从ESG到法律合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绿色金融与RWA相关问题。周钰翔指出,在全球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已覆盖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碳资产五大类,同时这些规模巨型产业也存在的痛点,即建设前期投资大,传统融资支持力度小。周钰翔指出,RWA实际是把产能变成“数字现金流”,打通“资产——数据——代币——资金”四环,让资产上链,让融资透明,实现全球资金都能不间断对接中国制造的新局面。其次,在创新融合层面,周钰翔认为要实现法律与科技的双轮驱动,依托区块链技术,将融资项目与碳排放数据挂钩,以实现绿色金融创新高地。最后,周钰翔还谈到RWA所具有的法律风险以及相应的合规路径,在投资者层面需要完善破产隔离机制,明晰底层资产归属,在发行者层面需要设计具备法律效力的链上——线下权利衔接结构。
第二部分中,周钰翔主要介绍了争议解决的完整流程和应用案例。周钰翔以工程类项目为例,强调争议解决是一个柔性协调机制到准强制性程序的过程,涵盖项目启动前、过程中以及程序结束后。周钰翔特别指出,在合同初期,如果能制定一项好的争议解决机制就能隔断后续所有的诉讼和仲裁风险。此外,周钰翔还谈到争议解决的平衡问题,在国际贸易高度自由化的今天,需要跳出传统思维路径,各方都需最大程度争取自己利益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平衡。
第三部分由王紫萱讲解。王紫萱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ESG监管框架的演进,指出ESG已经从理念发展为具有强约束力的合规要求。她还以“某品牌高原烟花事件”为例,强调环境法是ESG的底线,而ESG是基于环境法的更高标准,法律人需要为企业设计兼具合规性与创新性的融资架构。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RAW区块链技术上链前的监管如何实现等问题积极提问,周钰翔分别做了专业解答。

最后,主持人张冉总结,绿色金融与RWA不仅是企业应对环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更是推动数字化的引擎。张冉老师呼吁同学们深耕新兴领域,开阔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