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子法大  >  正文

【赴欧行记】王梓蕲:跨文化成长与家国担当

来源:中欧法学院  王梓蕲   11-5   阅读:
T AAA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中欧法学院努力发挥“国内-海外联合培养”的优势,担当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使命,搭建起一座连接中国与欧洲法律学术、文化交流的坚固桥梁。此次推出“赴欧行记”系列栏目,源于中欧法学院双硕士研究生丰富多彩的欧洲求学之旅。他们深入欧洲,沉浸于国际法的专业学习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遨游。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以敏锐的视角捕捉欧洲的点滴,将自己在欧洲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化作一篇篇生动的记录。这些分享饱含着学子们真实的感悟与深刻的体验。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让更多人了解中欧法学院学子的欧洲之行,感受他们在留学道路上矢志刻苦学习的人文风范、勇对困境昂扬的精神面貌、奋力创新创造的坚定步伐,为广大读者开启一扇了解欧洲学习生活以及中欧法学院办学成果的窗口。

王梓蕲,中欧法学院2023级双硕士,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赴德国汉堡大学学习。

欧洲,这片法治与文化交织的大陆,承载着深厚的法学底蕴与悠久的历史传统。对于我来说,能够踏上这片土地,感受这里的法学氛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作为中欧法学院的学子,在这里的学习与生活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和收获,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法学生的责任与使命。通过这段留学经历,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成长,更在跨文化交流中淬炼了能力,在语言学习中突破了自我,对家国情怀也有了更深厚的认识。

法学课堂上的深刻启发与思考

在中欧法学院,《法律传统》(Legal Tradition)是我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这门课程通过讲解欧洲法系的演变、各国法律体系的差异以及法治传统的形成,帮助我打开了法学思维的窗户。教授是一位资深的刑法学者,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更清晰地理解了刑法理论的精髓和实践中的应用。还记得有次下课后,我与教授讨论了课外的刑法问题——关于犯罪处遇措施。教授告诉我现在的死刑问题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犯罪人应当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这让我深受启发。除此之外,他还对我的学期论文选题进行了指导,以邮件方式告诉我撰写关于欧洲逮捕令(European Arrest Warrant,)以及起诉与处遇是一个伟大的问题,帮助了我很多。

与外国友人的文化碰撞

在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在学术上收获颇丰,也在跨文化交流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记得在冰岛的一次脱口秀活动上,我结识了一位来自冰岛的朋友。他本科在宁波大学读书,硕士在北京大学完成,中文非常流利,甚至能跟我聊起许多中文梗,这让我感到既惊讶又亲切。交谈中,他提到自己对中国怀有一份深深的感激——正是中国外交部提供的工作机会,让他缓解了生活中的一大压力。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化交流不仅限于语言的沟通,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连接。通过与他的一次次交流,我更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文化和法律体系在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而我们这些留学生,也承担着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责任。

   

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在学习欧洲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法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欧洲法治的历史和法律制度,尤其是在刑事司法、数据隐私和预测性侦查等领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汉堡大学图书馆,我学习了许多涉及现代法律实践的重要内容,例如如何通过数据预测来有效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等问题。这些先进的法学理论与制度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我对未来法学研究方向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也通过图书馆的阅读深入研究了刑法等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学习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理论。尤其在写作预测性侦查的论文时,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帮助,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也让我意识到法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   

语言学习与日常生活的点滴

留学生活的一个挑战是语言障碍。刚开始时,我的英语口语水平并不高,甚至有些羞于开口。然而,在欧洲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我逐渐克服了语言障碍,敢于用英语与同学们交流、讨论问题,逐步提高了我的英语能力。这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及文化差异。我住在Wandsbeker Chaussee的学生公寓Yugo,这里的生活安静而舒适。每当我去超市买菜做饭时,总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虽然生活简朴,但自己动手做饭、写论文的日子,让我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此外,在这段日子里,我也完成了一篇关于预测性侦查的文章。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成了我留学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冰岛之行:闲适与安逸中的法治思考

除了学术和语言上的成长,我也不忘用脚步丈量欧洲的风土人情。在冰岛,雷克雅未克的静谧和悠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令人陶醉,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在冰岛的几天,我不仅享受了自然的馈赠,也深刻感受到冰岛人民对法治的尊重与坚守。冰岛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福利制度让我对法律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冰岛注重人权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法治体系,为其公民提供了充分的社会保障。这种法治理念也让我更加明白,法律不仅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更是每个人生活幸福的保障。

传承爱国情怀,励志成才报国

中欧法学院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际平台,让我能够有机会学习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接触前沿的法学理论,并通过跨文化交流了解世界多元化的法治文化。然而,尽管身处异国他乡,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我内心的坚守。在与欧洲同学和教授的交流中,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中国法学学子,我们不仅要学习世界先进的法律理论,更要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感。这段留学经历让我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充满了信心,并且更加坚定了我将来为国家法治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国际法律事务,为提升中国法治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贡献力量。无论未来身处何方,我都将牢记自己作为中欧法学院一员所肩负的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语

欧洲的学习生活让我在法学理论、跨文化交流和个人成长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在这段充实而宝贵的留学经历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中欧法学院通过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也将继续在这片法治沃土上,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法学梦想。


编辑 陈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