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专题  >  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六届高峰论坛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为“立格联盟”第六届高峰论坛致开幕词

来源:石亚军   7-19   阅读:
T AAA

每年一次的“立格联盟”高峰论坛,今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迎来了第六届,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尤其是深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我相信今天这个会议,一定会有很多真知灼见,启发各个学校在推进综合改革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对“立格联盟”的建设谈谈我自己的想法。2009年6月,华东政法大学的前党委书记杜志淳教授带队到法大交流的时候,我就跟他提了一个建议,在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以后,隶属司法部的五所政法大学各奔东西,但是我们不应因为体制改革而不相往。应该有一种机制,把五所政法大学的力量整合起来。杜志淳书记表示赞同。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常青藤的联盟模式,成立一个法学联盟。这一提议立即得到所有政法大学的认同,“立格联盟”在2010年正式成立。6年来,“立格联盟”紧跟国家深化改革的步伐,五所政法大学抓住国家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与标志性的成果。

面对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的要求,“立格联盟”的发展还要再上一个台阶。我理解,“立格联盟”应当具有立规格的功能,体现在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它应当行进在国家法学教育的最前列并集各方智慧、经验创设标准。作出这一思考基于两种理由:

一种理由是我对“立格联盟”定位的理解。“立格联盟”应当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在这里平等温馨的共处共为共进;“立格联盟”应当是一个门户,让人们经由这里步入法学教育的主流世界;“立格联盟”应当是一个指南,引领法学教育服务国家整体战略需要的方向;“立格联盟”应当是一首旋律,唱响中国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最强音;“立格联盟”应当是一支力量,以强健的身躯成为中国依法治国的学术主梁。而目前的活动方式、整体功能,与这“五个一”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种理由是我们如何应对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立格联盟”成立六年来,国家作出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五所政法大学都身在其中,三大战略考验着我们的敏锐性和贡献力,“立格联盟”应当在实施三大战略中发出特有的声音;二是近两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凸显着三个关键词,即内涵发展、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立格联盟”对内涵发展、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的法学造型应有集体意识、集体作为和集体贡献;三是四中全会部署了全面依法治国五个体系、四支队伍建设的任务,“立格联盟”理应担当起贡献智慧、输出人才的重任。

为使“立格联盟”更好更有效的发展,我有四点具体建议。

第一是成立“立格联盟”常设机构,即秘书处,负责每年一次论坛以外联盟各个学校的深度、专项和集约合作事务的筹划、落实工作,使联盟的存在和作用拥有常态;二是创立“立格联盟”出版集团,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关于创新法学教材的要求,汇集全国最好的法学教材编写力量,出版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法学精品教材;三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国家新型高端智库的号召,建设“立格联盟智库”,为建成法治中国作出特有的贡献,并形成国家法治建设依靠的品牌力量;四是应该构建“立格联盟”优质法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使“立格联盟”的成员以及其它学校的法学院的学生,能够享有“立格联盟”的优质教育资源。

最后,祝本次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编辑/陈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