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印发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调整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和精神,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保障学院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落实研究生教学模式调整方案和研究生培养方案,本着“不返校,不停学”的原则,结合本院实际,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在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国强书记和张清院长的领导、田力男副院长与张磊副院长的具体指导下,制定《外国语学院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调整研究生教学模式工作方案实施细则》。
开学前夕,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研工办)根据学校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充分调查本学期拟开设“云”端课堂授课模式的可行性,积极动员开课教师利用学习通、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等多种线上方式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运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老师们本着“课比天大”的信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全面开展“云”端课堂教学做足最充分的准备。
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实际开课53门,包含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三大类,其中48门课程选择线上授课,未能线上开课的5门课程为后半学期开课,线上开课率为90%。
鉴于外国语学院除开设专业课程外亦承担研究生院公共外语教学的任务,因此选课学生众多且分布各个学院。为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运行,选课学生均能如期加入线上课堂,研工办老师协助线上开课教师确定教师助手,并成立了课程助手群,协助课程助手为任课教师建立授课群、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及时接收课程相关信息。
开学以来,所有线上课程如期开展,研工办也在老师们首次课程结束后,积极沟通,及时总结。我们的老师为线上授课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有的老师下载了5、6种会议软件作为预备方案;有的老师担心家里网络不稳定,额外购买了手机网络流量包;还有的老师在首次授课成功后,召开企业微信视频会议,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老师。大家在分享这些经验时,一起讨论,互相学习,敬业精神让人十分感动。至此,外院老师与研究生院的同学们相聚“云”端课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全面有序展开,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全民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疫”,外国语学院齐动员,全配合,使全体师生对生命、国家、责任等概念进行反思,在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定信心、积极防控,在法治中国的进程中担当作为。
外院老师和研究生分享关于“云”端课堂的感受与经验
老师们想说
张清教授:
“停课不停教”使得老师们逐渐熟悉并使用在线授课平台。关于在线授课,我的总体感受是要想上好网课前期的工作必须充分,比平时上课要花更多的时间,比如录课、准备讨论题等。我提前两周就开始录制课程,把课堂PPT进行单元分解,制作录屏,然后上传到学习通。可以想见,如果每周有好几门课程的话,准备课程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我在授课时不仅仅利用了学习通,还借助了其他社交平台,因为学习通缺少即时的语音互动。我们这门课人数不多,所以通过微信群聊的功能可以达到一些视频及语音的互动。为了留痕,讨论是在学习通讨论区进行的。网上授课(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的显著缺陷是缺少面对面的即时互动,缺少课堂上那种即时灵感,因为老师的现场灵感来源于学生的即时反馈和回应。从老师的角度讲,我认为授课内容应该没有缺失,缺失的是课堂上即时的启发和灵感,失去了从学生的语言、眼神或者动作中启发出来的想法和念头。但在讨论区也有个优点,那就是学生可以不用顾忌在他人面前发言的害羞或者含蓄,而畅所欲言了,同时还可以比较深入地探讨某个问题。这点比课堂教学更有优势。再有就是线上授课,一切都依赖于网络的稳定性和畅通性,所以上课前必须做好各种预案,以防各种问题出现。
田力男教授:
转眼开学快两周了,对速成“19线”主播的角色多少有了些认知,就是要线上一节课,线下紧“折腾”。以往备好课放在自己的脑子里精神抖擞走进课堂就可以了,现在备好课还得拜托电脑把脑子里的东西码到网络平台上,并且按时传输到学生终端。这要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要靠谱,其实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要更加丰富,讲解要更加精准流畅,要经得起学生在任何时间以各种不同姿势回放、推敲... ... 今天惊蛰,听说惊蛰之后国内疫情就快要解除了(盼望着!),到那时,等我们欢欣鼓舞地回到校园恢复课堂教学,或许会很怀念这段不得不进行的线上教学, 或许到时我们和学生都已经离不开线上教学了... ...
张磊教授:
一朝病疫如虎来, 华夏万民陷苦海。千百万战疫大军自然也不能少了我们大学老师。事实上,我们这个战场丝毫也不轻松。秒变主播如果不算是件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大”事,至少也算得上是个内外都透着羞涩的“小”尝试。光是各种直播软件、平台的选用、评测,就让老师们明白了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具体的、繁琐系数成倍增长的备课、录课过程,也终于让老师们真切地明白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不过,坚强伟大的“教师族”们,最终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从“土先生”到“当家一线主播”的完美转型。而且,线下授课也好,线上授课也罢,都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对于真正有积累、有学识、同时又能够、愿意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老师来说,本质上其实并没有区别。也许,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如何在“远”程的交流与互动之中,仍然能够以某种巧妙的方式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抓住学生潜心向学、吸取知识的心。在疫情倒计时的最后岁月,让我们继续坚守阵地,传道授业解惑不停息!
王芳副教授:
庚子年开春,因为疫情我们选择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时尚”方式和同学们交流。从最初对各种线上工具的不熟悉,对即将成为“18线”女主播的焦虑,到可以熟练掌握学习通、钉钉等各种在线视频会议工具,这个过程辛苦又充满惊喜。开学两周,同学们每次都提前进入会议室等待,会议期间的热烈讨论让我切实感受到同学们的付出,他们对待线上课程的认真程度完全不亚于线下课堂。我想,也许是因为这次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更加懂得了珍惜,珍惜生活、珍惜时间、珍惜课堂、珍惜每一个可以触摸的瞬间。
李小龙所长:
疫情发生以来,我积极尝试各种学习平台,第一周使用zoom上课,效果非常好,学生评价极高,互动良好,与线下教学效果相差无几。第二周开始,按照教务处规定,采用推荐平台腾讯会议,克服平台各种障碍,认真备课修改作业,以求达到最佳效果,真心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践行“课比天大”的思想。
杜一雄副所长:
作为之前曾参与筹备国际教育信息化(ICT)政策和曾参与国际开放教育资源(OER)工作的一员,在这个学期,由于疫情的关系,亲身进入了虚拟课堂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阶段。开学前,与学生们实验了四个教学平台,最终确定了以学习通上传课前预习资料和课后练习,以直播为主,录播为辅的教学模式。正式开学后,目前一切按计划进行:直播保证互动,录播保证学生收讯不会受网速影响,学习通保证作业批改与教学资料共享。此间衷心感谢学生们的配合,学院老师们的答疑,学校支持的多种教学平台。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早日回归真正的课堂。
同学们想说
2019级英语语言文学学生张娴:
魏蘅老师的“法律翻译跨学科方法”是一门理论类课程,这门课不仅讲翻译技巧,怎么翻译,还讲什么是法律翻译,不同学科的人怎么看法律翻译这件事,对于我们了解翻译、了解法律翻译有很大的帮助。上课的方法是老师引领阅读,进行讲解,更多时候是老师引导我们分享并深入讨论。虽然是网上教学,但老师授课特别认真负责。这两周每次上课之前,老师会将录制好的讲解视频提前上传在学习通,供大家观看。视频内容非常完整、充实,老师的讲义十分细致,讲解也非常认真。上课期间,老师会在微信群里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调动同学们的交流积极性,课堂讨论气氛完全不弱于线下课堂。
2019级德语语言文学学生 赵雅月:
德语法律翻译,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是干货很多、惊险刺激的一门课。每当课上老师点我名字,让我翻译其中一句时,我的心脏都会狂跳不止,因为就算认识每一个单词,它们的排列组合依旧让我困惑不已,甚至当你绞尽脑汁思考出一句话后,老师却欲言又止地告诉你,不是这样的。这门课使我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让我明白了自己不管是在法律翻译道路上,还是德语学习之路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师精心挑选的文章包含了大量《德国民法典》里的相关法条,让我对这本严谨又富有魅力的法典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开启了我的法律学术道路。
2019级法语语言文学学生刘玮玥:
虽然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返校,但是在学校的号召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生完全投入到“停课不停学”的的网络教学模式中,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减弱。在这学期所上的几门课程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法律翻译课以及经贸翻译课(当然其他课程也很喜欢)。这是两门对我很有挑战性的课程,法律、经贸都有其专业性的术语与翻译要求,所针对的翻译策略也不同,课下我们会花很多时间预习复习,当然收获也是满满。在疫情期间,每门授课老师依旧认真负责,包括我们的辅导员老师们,时常关注我们的身体心理选课等问题,让我在家也能感觉到老师们的关爱。
2019级俄语语言文学学生苗艺佳:
这学期我最喜欢的课程是《俄罗斯法律概要》。课程的老师们主要向我们讲授俄罗斯的法律体系、司法制度,向我们介绍各个法律的历史以及其主要内容,让我们领略俄罗斯法律的自由的精神和严谨的秩序。老师们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对每部法律的理解鞭辟入里,不仅带领我们学习俄罗斯的法律,还讲述其背景知识和法律意义,让我们的学习不止停留于纸面,更能感同身受的理解立法者的良苦用心。这节课令我受益颇深,既学到了法律知识,也坚定要认真学习法律的信心!
2019级MTI学生 袁一皓:
王芳老师的合同翻译课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份大量足,要看的要练的要记的,一个不缺。这里也看出王老师对课程的重视,以及明确的课程规划。因为课程内容量大,王老师甚至还牺牲周末时间,把发的练习又给我们梳理,以防同学们看得一头雾水。王老师本身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又强,所以在讲课中经常信手拈来各种实例,使得理论学习更加生动易懂。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交叉,起到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有许多法学专业的同学也选择了这门课,我们在上课时也能听到他们的思路和想法,从而起到了相互交流的积极作用。不过网络直播的局限性还是存在的,虽然可以避免面对面发言的局促,但是也不便于大家一起进行讨论。而且直播平台信号的不稳定,有时也会漏过老师的只言片语。总之,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学校,回到教室里,更加近距离的听王芳老师的合同翻译课。
2019级MTI学生 何岩:
视译课打开了上课的地点和形式,使我们在课堂上更加主动灵活,虽然无法跟老师面对面交流,但可以用语音和文字,比传统课堂形式互动性更强。而且老师在讲解和练习中灵活转换,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也可以随时在群里提出疑问,都能得到老师的积极解答。
2019级MTI学生 付佳欣
吴康平老师的视译课,即使是线上授课,她也在极力为我们营造口译实战中的紧张感,吴老师对线上的课程准备非常充分,效果非常好。
2019级MTI学生石百楠:
田老师的法律专题笔译和论文写作课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采用录播课的形式进行授课,课堂内容干货满满,条理清晰,非常有逻辑,也很照顾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及时对课件进行调整,方便大家学习。辛老师的文学翻译课使用腾讯会议进行授课,讲解的知识点辅之以例句练习实时与大家提问互动,同学们也纷纷就自己的译文和老师进行探讨。课堂氛围活跃,课堂节奏紧凑,和面对面上课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