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法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持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启动“大爱有我”行动计划,教育引导全院师生提升自我防护能力,落细落实落地各项疫情防控举措,积极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等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
大爱有我,用心守护共克时艰。疫情发生后,我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第一时间发布《致法学院全体研究生同学及2020级考生的一封信》,引导研究生科学防疫,并随后发出《致法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的倡议书》,号召导师全面指导研究生“不返校、不停学”。为关怀滞留在海外参加美国戴维斯交流项目的学生,随团带队老师韩萌萌用爱坚守,及时跟踪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疏解学生心理问题。薛小建教授用赤诚之心奉献社区,坚持在海淀中关村航勘社区做志愿者已一月有余,负责在社区门口测体温、登记、查出入证,用英文为外籍人士解释相关要求,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我院2016级本科生龚超宇在家乡浙江省义乌市,积极加入学雷锋公益协会爱心摆渡车队,坚持接送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上下班,为医护人员家属送口罩,传递人间友爱。
压实责任,坚决筑牢基层防线。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及时成立法学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责任。出台学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控制方案,明确任务、细化措施、责任到人,扎实做好组织领导工作,确保全院上下联防联控。建立工作台账,坚持实施每日零报告,认真细致地做好全院2400余名师生排查和身体健康状况统计工作。在疫情防控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制定了《法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从全院每位教职工的每日健康打卡、管理员的信息统计核定,到研究所(教研室)、科室负责人的督促,以及学院每位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督促,将责任进一步落细落实,加强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课比天大,开启线上教学新模式。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法学院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新模式,及时启动“同心云讲堂”线上授课项目,下设“疫情中的法律”、“本科课程学习与探索”、“法思导读”3个专题,计划组织15期线上讲座,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1期,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春季学期线上教学有条不紊推进,我院姚国建教授主持的“宪法空中课堂”开设第一周,学生访问量就达1900人次,被学校评为“最活跃课堂”。法学实验班品牌活动“法思工作坊”,打破疫情羁绊,尝试网上举办,聚焦提高学生经典文献文本阅读和论文写作能力,获得良好反响。法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辟的“我们在行动”、“非常时期聊外事”(已经发布17期)、“假期拾遗”等专题栏目进一步丰富了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发挥优势,为依法战“疫”贡献力量。疫情防控期间,我院教师积极开展了“依法战‘疫’”专题系列活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开办“法学院之声”特色栏目,为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领域的法学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首期焦洪昌教授的《国家应对紧急状态的宪法思维》一经发布,就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体育法研究所在抗疫期间举办全球视频会,讨论孙杨案后体育规则完善问题,在燕大元照公众号发表《价值平衡:国际反兴奋剂检测程序正当性审视》,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表扬。行政法研究所为新华社发布的一组依法防控专题漫画提供了法律指导,该组漫画生动揭示了疫情防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法问题,浏览量已累计超过100万次,为推进疫情防控普法宣传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我院教师在各类新闻报刊、网站等媒体发表专业评论文章20余篇,何兵教授新浪微博上的文章《法律不限制公民之间讨论和交流疫情》,点击量达1019万次,赵宏教授在澎湃新闻上发表的文章《“未经授权不得披露”背后的信息公开制度与问题》引发会广泛讨论,为依法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