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界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
|
|
本报讯(记者郭烁)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理论研讨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们参加了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在致辞中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变成了一个逐步实现的现实。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一个... |
|
|
| 发表时间:2011年08月26日 |
|
|
【法制日报】五大法学名校“掌门人”纵论锻造“卓越法律人才”
|
|
7月9日,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二届高峰论坛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孙霄兵在发言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今年以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针对法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教育改革... |
|
|
| 发表时间:2011年08月29日 |
|
|
【法制日报】黄进:多措并举创办有特色的政法院校
|
|
法科人才不能仅仅是只懂法律规则的应用,还必须有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很深厚的科学精神。因此,学校仅仅有法科也是不够的,所以应当发展其他的学科,向多科性大学或者是文科综合性大学转变 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应该从“大师、大楼、大爱”这“三大”得到支撑。一所大学要办好,跟这三个“大”——“... |
|
|
| 发表时间:2011年10月13日 |
|
|
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访著名法学家应松年教授
|
|
记者: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纠纷多发,呈现出燃点低、碰触点多的特点。近期一些地方发生了群体性事件,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5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也明确提出“维权才能真正地维稳”(文章题目为《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您如何看待目前各地维稳的做法?维稳... |
|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09日 |
|
|
【法制日报】宽容还是责难:山寨产品的中国命运
|
|
“山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现象,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其从最初的山寨产品发展成山寨经济,甚至延伸到了山寨文化与山寨精神。目前,社会上对于“山寨”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应对其草根创新精神加以褒奖,认为它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打造强势品牌的产业必经之路;另一种观点认为其外观或商... |
|
|
| 发表时间:2012年01月06日 |
|
|
独享,或者共享——我校刘红婴教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新闻背景: 韩国宗庙皇家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已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中国媒体热烈关切的“江陵端午祭”还在韩国的预备名单上。 许多人不愿意接受一个失去祖先、传说和有意义的经历,而由统一的全球消费者组成的国际社会。强劲的地方文化似乎表达了这样的观念:“我所在的世界可能已变得更... |
|
|
| 发表时间:2004年06月01日 |
|
|
网络著作权如何保护
|
|
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给著作权法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使传统的著作权制度经受着冲击和挑战。网络时代的著作权如何加强法律保护?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怎样发挥最大效应?著作权保护和技术措施的关系如何协调? 5月24日至25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国家版权局... |
|
|
| 发表时间:2004年06月03日 |
|
|
学以致用 法以治世
|
|
作为一名学法的学生,应该把所学的知识和法律的理念运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北京市教育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由我校承办,是我校同学学以致用,贡献社会的一个好机会。我校的几名同学协助王昌硕教授,在一起合同纠纷诉讼中,对张少龙提供了法律援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当事人的赞扬。(... |
|
|
| 发表时间:2004年06月04日 |
|
|
毕业了,我们一起感怀法大——有感于调查问卷
|
|
“四年到底有多长,咫尺天涯难相忘。毕业了,我们一起感怀。给正吃散伙饭的你们。 ” 这是发布在新闻网和逸驰空间网上调查问卷的,该问卷由逸驰空间制作,内容轻松,在发布的网上后受到毕业生的关注。政法大学留给毕业生朋友们的到底是什么,通过调查,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菁菁校园留给... |
|
|
| 发表时间:2004年06月24日 |
|
|
新破产法:市场经济法制完善的界标 李曙光教授谈新破产法草案
|
|
目前新破产法草案提请人大审议,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国际组织、企业界、外国投资者甚至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都对此给予了相当的热情。23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王欣新,就新破产法草案对于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完善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曙光和... |
|
|
| 发表时间:2004年06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