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体育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

中国政法大学体育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

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二)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2012年以来,法大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建成3所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

孔院不仅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更是共建两校甚至两国间学术研讨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双方在法学、政治学、哲学等专业学术上的交流合作都更加紧密。

2016年11月18日,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举行“重塑传统”学术会议,庆祝中文系成立60周年。布大孔院非常重视学术研究,连续举办过中罗儒学、哲学、法学、文学论坛,为中罗学者搭建了很好的学术平台。

含重塑传统国际会议

刘震老师在美国威廉玛丽学院主讲《周易》,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出入并举 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三)出入并举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除了对外交流“走出去”,法大还同时致力于将国际化优势教学资源“引进来”,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2008年9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10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我校昌平校区隆重举行。典礼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亲切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李克强和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

著名学者在中欧法学院授课



寰球结友 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四)寰球结友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各美其美,存异求同;蜚声国际的外籍教授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法大作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华法律文化和对外法学交流的重要窗口,2009年起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截至目前,法大先后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5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主要合作院校分布

我校于2013年首次申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此后,我校获批项目和资助名额逐年增加。迄止2016年,我校获批项目数量和获资助学生数量已进入全国文科院校的第一方阵。

学校至今已接待多个国家总统及政要代表团来访。

2016年5月18日至5月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共同举办的旨在促进中波精英青年交往与两国经贸往来的大学生互换交流活动——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在华沙成功举办。我校师生一行前往华沙出席本次论坛,并应邀前往波兰总统府会见总统。

图片: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波兰总统接见我校师生

 

图片:大使论坛

2009年,由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等9所欧洲高校和我校等11所中国高校共同参与申请的欧盟伊拉斯谟(Erasmus Mundus)ECW LOT 14项目成功获欧盟资助。

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二)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2012年以来,法大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建成3所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

孔院不仅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更是共建两校甚至两国间学术研讨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双方在法学、政治学、哲学等专业学术上的交流合作都更加紧密。

2016年11月18日,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举行“重塑传统”学术会议,庆祝中文系成立60周年。布大孔院非常重视学术研究,连续举办过中罗儒学、哲学、法学、文学论坛,为中罗学者搭建了很好的学术平台。

含重塑传统国际会议

刘震老师在美国威廉玛丽学院主讲《周易》,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出入并举 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三)出入并举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除了对外交流“走出去”,法大还同时致力于将国际化优势教学资源“引进来”,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2008年9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10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我校昌平校区隆重举行。典礼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亲切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李克强和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

著名学者在中欧法学院授课



寰球结友 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四)寰球结友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各美其美,存异求同;蜚声国际的外籍教授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法大作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华法律文化和对外法学交流的重要窗口,2009年起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截至目前,法大先后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5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主要合作院校分布

我校于2013年首次申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此后,我校获批项目和资助名额逐年增加。迄止2016年,我校获批项目数量和获资助学生数量已进入全国文科院校的第一方阵。

学校至今已接待多个国家总统及政要代表团来访。

2016年5月18日至5月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共同举办的旨在促进中波精英青年交往与两国经贸往来的大学生互换交流活动——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在华沙成功举办。我校师生一行前往华沙出席本次论坛,并应邀前往波兰总统府会见总统。

图片: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波兰总统接见我校师生

 

图片:大使论坛

2009年,由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等9所欧洲高校和我校等11所中国高校共同参与申请的欧盟伊拉斯谟(Erasmus Mundus)ECW LOT 14项目成功获欧盟资助。

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二)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2012年以来,法大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建成3所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

孔院不仅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更是共建两校甚至两国间学术研讨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双方在法学、政治学、哲学等专业学术上的交流合作都更加紧密。

2016年11月18日,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举行“重塑传统”学术会议,庆祝中文系成立60周年。布大孔院非常重视学术研究,连续举办过中罗儒学、哲学、法学、文学论坛,为中罗学者搭建了很好的学术平台。

含重塑传统国际会议

刘震老师在美国威廉玛丽学院主讲《周易》,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出入并举 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三)出入并举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除了对外交流“走出去”,法大还同时致力于将国际化优势教学资源“引进来”,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2008年9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10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我校昌平校区隆重举行。典礼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亲切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李克强和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

著名学者在中欧法学院授课



寰球结友 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四)寰球结友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各美其美,存异求同;蜚声国际的外籍教授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法大作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华法律文化和对外法学交流的重要窗口,2009年起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截至目前,法大先后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5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主要合作院校分布

我校于2013年首次申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此后,我校获批项目和资助名额逐年增加。迄止2016年,我校获批项目数量和获资助学生数量已进入全国文科院校的第一方阵。

学校至今已接待多个国家总统及政要代表团来访。

2016年5月18日至5月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共同举办的旨在促进中波精英青年交往与两国经贸往来的大学生互换交流活动——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在华沙成功举办。我校师生一行前往华沙出席本次论坛,并应邀前往波兰总统府会见总统。

图片: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波兰总统接见我校师生

 

图片:大使论坛

2009年,由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等9所欧洲高校和我校等11所中国高校共同参与申请的欧盟伊拉斯谟(Erasmus Mundus)ECW LOT 14项目成功获欧盟资助。

寰球结友 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四)寰球结友访学闻道一带一路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各美其美,存异求同;蜚声国际的外籍教授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法大作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华法律文化和对外法学交流的重要窗口,2009年起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截至目前,法大先后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5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主要合作院校分布

我校于2013年首次申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此后,我校获批项目和资助名额逐年增加。迄止2016年,我校获批项目数量和获资助学生数量已进入全国文科院校的第一方阵。

学校至今已接待多个国家总统及政要代表团来访。

2016年5月18日至5月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共同举办的旨在促进中波精英青年交往与两国经贸往来的大学生互换交流活动——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在华沙成功举办。我校师生一行前往华沙出席本次论坛,并应邀前往波兰总统府会见总统。

图片:第三届“华沙——北京大学生论坛”,波兰总统接见我校师生

 

图片:大使论坛

2009年,由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等9所欧洲高校和我校等11所中国高校共同参与申请的欧盟伊拉斯谟(Erasmus Mundus)ECW LOT 14项目成功获欧盟资助。

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二)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

2012年以来,法大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建成3所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

孔院不仅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更是共建两校甚至两国间学术研讨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双方在法学、政治学、哲学等专业学术上的交流合作都更加紧密。

2016年11月18日,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举行“重塑传统”学术会议,庆祝中文系成立60周年。布大孔院非常重视学术研究,连续举办过中罗儒学、哲学、法学、文学论坛,为中罗学者搭建了很好的学术平台。

含重塑传统国际会议

刘震老师在美国威廉玛丽学院主讲《周易》,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出入并举 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三)出入并举搭建中欧学术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除了对外交流“走出去”,法大还同时致力于将国际化优势教学资源“引进来”,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2008年9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10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我校昌平校区隆重举行。典礼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亲切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李克强和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

著名学者在中欧法学院授课



【新华社】习近平考察中国政法大学 强调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上午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

更多>>
    2002年,正值法大50年校庆之时,为表彰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教授,学校评出了11位“学科建设开创者”,他们是法大的学科基石。

    曹子丹

    刑法学

    陈光中

    诉讼法学

    张晋藩

    中国法制史

    高潮

    法律古籍整理与研究

    潘汉典

    比较法学

    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

    江平

    民法学

    宁致远

    法律文书

    徐杰

    经济法学

    王名扬

    行政法学

    巫昌祯

    婚姻法学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一)兼容并包 养才知华友华爱华

    1999年10月,在原留学生管理处、港澳台学生管理处和中国国际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北京)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我校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共接收过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367位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我校培养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来自台湾的法学博士和第一个外国法学博士。

    自建校以来,中国政法大学为全国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了有针对性地聚焦这些扎根基层的法大校友,5年间,学校共派出200余人次组成寻访团,深入全国24个省市,采访了近400余名基层校友,展示法大校友的形象和精神风貌,使“根植祖国大地,播撒法治阳光”的信念在一代代法大学子间传承,促使一代代法大人践行法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 那个时候的爱情
    • 丰富的课余生活
    • 食堂的前世今身
    • 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 图书馆背后的万种风情
    • 小滇池的由来
    • 用双手建设美丽的校园
    • 学院路校区的落成
    • 从沙滩红楼到学院路
    • 法大的诞生
    从1952年到2016年,法大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从北京政法学院到中国政法大学,法大历经了哪些沧桑巨变?从沙滩红楼到小月河边,法大沉淀了哪些传奇故事?为庆祝建校65周年,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校史系列漫画,通过小洛和小政的对话,让大家深入了解我们的“寿星”——法大那些厚重底蕴的文化历史。
    共4条  1/1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