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八年风雨兼程,八年奋楫笃行。自中国政法大学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走深走实,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各项综合改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推出“喜迎党代会·八年奋进路”栏目,全面总结回顾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以奋进姿态投身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新征程,续写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喜迎党代会·八年奋进路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巡礼
人才是强校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八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组织赋能、创新机制,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锚定人才工作跨越式发展,努力为学校加快建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铸魂育人,以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

学校召开党委人才工作会议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对人才队伍的政治引领,把高质量党建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融合,落实好党委联系服务人才专家制度,组织开展党委人才工作会议、集中学习教育、特色培养培训等活动,全方位做好人才的思想引领和支持服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由校党委领导,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和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协同配合、共同发力的人才建设体系。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不断完善人才育引机制,积极推进人事改革,加大人才支持和投入力度,给人才成长提供政策支持和全面保障,发挥人才工作牵引学校事业发展作用,推进学校人才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涵养师德师风,弘扬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我校终身教授张晋藩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2024年我校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2024年11月,学校出台《向“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学习的决定》和《关于向“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学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全面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着力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加大对“师德先进”“育人故事讲述”活动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引领示范作用,引导教师强化教书育人初心、勇担强国建设使命。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引导教职工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案例入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先进案例,教师育人案例在北京市育人故事活动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及一等奖奖项。
三、激发主体活力,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守正创新
制定出台、修订完善学校《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智库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考核办法(试行)》《专任教师校内双聘管理办法》《异地研究院管理办法》等三十余项重要人事人才制度,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发展瓶颈,推进完善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指挥棒”作用,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成果的理论创新和学术价值。建立“校级通用+学院自定”岗位考核机制,扩大院部自主权。构建“多元分类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内生动力,破立并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四、聚焦育引并举,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通过一系列有效育引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汇聚多方资源,打造人才高地。坚持创新驱动,整合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对学科专任教师队伍进行建模画像,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化呈现体系,精准分析存在的优势与问题,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提供明确的建设方向。实施“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等,遴选钱端升特聘讲座教授、讲座教授、学者、青年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等269人次。修订《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人才引进办法》,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广泛延揽优秀人才。新增62人次担任重要学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3个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人才学缘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国家级人才数量实现倍增,人才高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队伍,正在汇聚而起,势头强劲。
五、优化服务保障,让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蔚然成风

中国政法大学举办2024年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
加强依法治校建设和作风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工作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充分释放其创新创造活力。完善激励机制,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提升管理服务队伍工作质效,不断激发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持续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法大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