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八年风雨兼程,八年奋楫笃行。自中国政法大学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走深走实,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各项综合改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推出“喜迎党代会·八年奋进路”栏目,全面总结回顾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以奋进姿态投身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新征程,续写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喜迎党代会·八年奋进路 | 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巡礼
一、全球网络 服务大局
高层次合作:截至2025年上半年,学校国际合作伙伴总数达314个,覆盖5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世界百强高校达到42所,已与“一带一路”共建国中35个国家的91所高校、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全球合作网络日益完善。


高端平台搭建:倾力打造以“世界法学家论坛”为代表的高端国际会议平台,于2022年、2024年成功举办两届,汇聚全球知名大学校长、法学院院长、顶尖学者及国际组织专家,引发世界法学学术界热烈反响,获得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同时,积极鼓励二级单位在华举办国际会议,年均举办国际会议二十余场,与会中外学者千余人次。除世界法学家论坛外,形成了“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中法宪法论坛”“中德宪法论坛”“中国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不断增强中国法治话语权和全球学术影响力。此外,成功参建加拿大留学中国项目(2018),成立德国大学中国项目办公室(2019)、加入亚洲法律学会(2019)并定期选派学者参加国际会议,平台支撑作用持续强化。
高规格交往:接待巴巴多斯总理、意大利最高法院院长、芬兰议会议长、中非共和国高等教育、科技和技术创新部部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高端团组,参加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并获两国元首会见,深度参与全球法治对话,有力服务国家外交大局。

(两国元首会见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大会和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的双方代表 校长马怀德应邀出席活动)
港澳台交流:深度赋能国家战略,整合拓展培养渠道,与港澳台地区25所高校及9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自2017年成立以来,成员单位从16家增至23家,已成为三地法学教育领军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我校是“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牵头高校和秘书处单位,成功举办五届理事会会议,通过“黄廷方·法学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联盟成员校42人赴香港攻读硕士学位项目。
学校积极与香港律政司、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等部门搭建实习生选派、实务人员培训、联合开发课程合作平台。通过教育部“万人计划”连续 9年承办“法大—港澳法科学生北京冬令营”项目,累计接待港澳法科学生 438 人次,并于2024年起承办“港澳法律学生暑期内地实习项目”,累计接待港澳学生112人次。连续多年举办台湾本岛法律青年暑期内地实习项目,多次应邀参加北京市“两岸青年峰会”活动。

2025港澳法律生暑期内地法院实习项目开班典礼
二、国际传播 能力跃升
区域布局:聚焦国家区域战略,精准发力。在中亚地区,成功落实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校团首次出访,积极推动中国—中亚元首峰会、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成果转化;整合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6所高校资源,依托我校依法治疆研究院,推动成立“中国—中亚法学教育联盟”,建立“区域国别与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筹建“全球法治领导力学院”,面向中亚国家设立专项奖学金,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亚的传播构筑实体化平台。在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新设立“中国—巴西法学协作联盟”“中国—加勒比联合研究中心”,与巴巴多斯西印度大学多次联合举办海洋法国际研讨会,逐步形成覆盖拉美地区的法治研究与传播网络。
孔院赋能:依托三所海外孔院平台,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法治文化国际传播。2018、2019年,我校两次应邀承接原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之美国青年领袖访华团项目,共接待43名美国在读法学博士(JD)和法学教师在西安、北京两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法学课程学习和高规格访问交流,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法学界青年领袖;已成功举办七届孔院学生来华夏令营,共接待海外孔院师生300余名;与孔院外方合作高校轮流共同举办“中国-加勒比模拟法庭大赛”,已成功在北京和巴巴多斯举办5届;2019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成功举办中国法律文化海外首展,并携手布大孔院,组织校艺术团赴罗马尼亚交流演出;2021年以来,在孔院外方合作高校内开设线上中国法课程“中国法律制度与司法机构概况”“中国贸易投资法律与政策概况”等,受到外方学生欢迎和好评,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贡献法大力量。

孔院学生来华夏令营共接待海外孔院师生300余名
2021年起,与英国班戈孔院联合举办面向法大学生的免费线上英语冬/夏令营项目,已惠及600余名法大学子,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2017年,布大孔院、巴巴多斯孔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2018、2019年我校两度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2019年罗马尼亚布大孔院外方院长白罗米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21年全国唯一的“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落户法大。

(我校共建巴巴多斯孔院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 刘延东颁授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我校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合作共建的国际中文教育法律研究基地正式授牌)
三、涉外法治 育才筑基
多元交流:多措并举鼓励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年均派出师生千余人次。累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4项、“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项,累计年度资助名额达45人,进一步推动国内外合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持续选派师生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西北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访问交流。“海外硕士奖学金项目”已举办至第十一届,项目校级、院级合作伙伴达60个,项目数达72个,奖学金额度从10%学费减免到全额奖学金外加生活费补贴,合作领域从法学专业扩展至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翻译等多个学科领域,累计惠及1500余名学生赴海外顶尖学府深造。

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项目

(全球法学院联盟暑期项目)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目)
不断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与联合国国际法院(ICJ)等国际组织领导层面进行建设性的互访交流,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成立“联合国环境署—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基地”,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巡研所、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持续搭建国际平台、拓展学生实习实践渠道;2017年至今,共派出近500人次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组织实践实训。
推动“国际胜任力培养”研究生国际课程落地法大,协同校内外资源支持“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训班”持续举办,为学生提升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事务参与能力提供系统支持,构建知识框架。开展“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专题讲座、国际发展能力提升系列讲座、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经验分享会等,邀请曾在国际组织任职的资深官员、有国际组织工作实习经验的师生以及现任国际组织高级法律顾问的校友、兼职教授,讲述自己在国际组织工作的经历,介绍国际组织的基本情况、任职条件和能力要求等,为学生胜任全球事务提供实践借鉴。在国际处公众号开设“国际组织里的法大人”栏目,以深度访谈形式,分享法大师生在国际组织工作的经历与感受,以身边人、身边事进一步增进师生对国际组织的了解,增强师生赴国际组织工作、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和信心。
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稳步推进。中欧法学院运行平稳,团结、联系了欧洲11家著名高校为合伙院校,累计招收来自27个国家的2066名学生;融合中美法学教育优势,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创办国际法专业双硕士学位项目(2019),为国家培养精通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2025)、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2025)签署《中外合作办学意向书》,2025年6月17日至21日,我校代表团赴英,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格拉斯哥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就合作办学达成重要共识。海南国际学院建设有序推进,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开辟多元化、国际化路径。

(我校与渥太华大学签署《中外合作办学意向书》)

(我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启动暨首届开学典礼在我校举行)

(我校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共同签署《中外合作办学意向书》)
四、治理优化 赋能发展
管理提质:全面落实党管外事原则,完善“学校党委—外事归口管理部门—二级单位—全体教师”的“大外事”工作格局。强化归口管理和二级单位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国际处与校内各部门的协同联动。着力加强外事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外事干部。高度重视对外开放与安全,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和宣传教育,对因公出国(境)、在华举办国际会议、涉外国使领馆活动、涉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等做好全过程监管。成功获得一定的外事及因公赴港澳审批权,推动外事服务信息系统建设。2017年至今,累计派出因公出访团组近1000个,出访近2000人次。
人才引育:全球人才引育体系持续优化。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从1个增至4个,年度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2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学术氛围与科研实力。

(证据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立了国际证据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idence Science),执行委员会设在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已连续举办七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

(“数据法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21)”“智慧法治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