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八年奋进路】党建工作巡礼

2025-07-23
来源:新闻中心

【编者按】八年风雨兼程,八年奋楫笃行。自中国政法大学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走深走实,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各项综合改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推出“喜迎党代会·八年奋进路”栏目,全面总结回顾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以奋进姿态投身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新征程,续写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喜迎党代会·八年奋进路 |强基固本筑堡垒 凝心聚力担使命

八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为学校走好创新、内涵、特色、融合、安全“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成致力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保证。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和成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推动院级党组织全面实施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两个议事规则,以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力,形成传达学习、研究部署、推进落实、督办考核的工作闭环。

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努力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青年知行社”在多领域开展学习实践,常设专题展览和主题实践空间,建立起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的长效机制。高质量开展集中教育,抓紧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丰富拓展自学、领学、研学、联学、交流学的“五学联动”学习体系。

党建引领擘画改革蓝图。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完成“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重大课题基础上,成立全国高校首家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国际传播中心”,有组织地推进体系化研究、加强学理化阐释、推动国际化传播,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教育强国 法大何为”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提升,凝聚抢抓教育强国建设重大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广泛共识,形成《中国政法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5—2030年)》,研制19个重点领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专项行动方案。把育人工作、科研工作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新建首都研究院、雄安研究院、依法治疆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研究院等,推进构建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异地研究机构集群。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国际传播中心揭牌仪式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揭牌仪式

二、坚持党管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持续完善

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全面履行选人用人主体责任,注重统筹谋划。制定《处级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3—2028年)》《干部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5—2030年)》等规划文件,明确干部队伍建设总体目标,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出台《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注重科级干部与处级干部的协同发展和有效衔接。立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把好选人用人关,通过补充空岗、轮岗交流等方式,配强班子、用好干部,注重选拔知重负重、开拓奋进、关键时刻能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大力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干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的考察贯穿始终,认真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

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构建全方位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请销假管理、个人报告、社会兼职、因私出国境审批等制度规定,细化提醒函询诫勉、日常管理审批等流程办法,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深化经常性监督实效,按规定开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突出用好任前谈话、日常调研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经常敲思想警钟,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引导干部更好担当作为、履职奉献。

三、坚持固本强基,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巩固

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建责任体系。印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开展院级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督促各级党组织抓实抓细基层党的建设,强化书记作为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发挥党建督导作用,组织专项党建检查,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实施覆盖党政管理、学科建设等5类一级指标的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与63个二级单位逐一签订任务书,投入专项经费用于目标责任制绩效奖励。

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接续推进《党建重点难点问题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和“基层党建质量年(2021)”“作风建设年(2022)”“质量提升年(2023)”“高质量发展攻坚年(2024)”等专项行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依托重大活动、课题组、“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聚焦“一融双高”,持续加强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深入开展“一院多品、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执行《基层党建项目培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培育党建工作标杆学院、样板支部等30余个示范创建项目,16个党组织和个人获评教育部、北京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项目。推出“我的组织生活”“党支部风采展示”等专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组织活力。

从严从实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五个强化”,构建“一图二表三指南四文件”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体系,累计发展党员8254名,着力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按照“入主流、重规律、补短板、提质量”的工作思路,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推出“情景式”党课、“凝心铸魂·法大微党课”等,累计培训党员4万余人次。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发展、服务首都建设和国家法治建设,在定点帮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中,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出征仪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