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新时代高校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召开

来源:人文学院   11-21   阅读:
T AAA

11月17日,由我校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新时代高校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认真执行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探讨美育视域下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高校的现状与发展。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东方歌舞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苏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我校副校长冯世勇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刘琳琳、教务处处长汪海燕、科研处处长栗峥、教务处副处长翟远见、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杨军、人文学院院长俞学明、人文学院副院长罗世琴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康晨宇主持。

冯世勇介绍了法大美育的历史和成绩,阐述了法大对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的方案,并欢迎各位专家嘉宾的到来。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主任王莉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校四个层级的“美育课程体系”和美育特色实践教学等相关建设情况,校团委书记孙璐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校美育校园文化和“致美法大”美育体系的相关建设情况。

(冯世勇致开幕辞)

会议首先围绕“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主题报告。

琵琶演奏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作了《艺术的审美与表达》的报告,阐述了琵琶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象征符号背后的文化意义。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江波作了《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报告,分享了自己对二胡教学的思考以及如何在二胡实践教学中践行美育的理念。指挥家、作曲家、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指挥杨春林作了《民族管弦乐的发生与发展》的报告,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具体特色和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荪作了《传统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于当代视野下的创作再生》的报告,以具体舞蹈创作作品为例,讲解了东方美学中的留白技法。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福山作了《守正创新:浅议中国写意画在高校的继承与创新》的报告,回顾了中国写意画的历史、精神和文化表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艺术理论系主任王浩作了《绘画与音乐的哲学及文化根源——再谈作为新儒家的徐复观及其<中国艺术精神>》的报告,阐释了中国传统音乐和绘画背后复杂的哲学理念。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美术史论系教授、设计与美术史论系系主任毛秋瑾作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中国书画和中国文化在不同层次的本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经验。我校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孙鹤作了《传统艺术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报告,强调了将艺术融入各学科已有知识的重要性。

会议接着围绕“传统艺术文化与传承基地建设”进行主题报告。我校人文学院哲学系教师李虎群、吕明烜,中文系教师金莉莉、魏玮,历史研究所教师王学深,分别就琴歌艺术、美学与美育的现状、通识教育的开展方式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方式做了相关的主题讨论。我校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教师何梦叶、艺术教研室副主任李京泽分别就《中国政法大学“琴歌”传承与创新实施方案》和《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书画艺术”传承与创新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项报告,并展开相关传承基地建设的热烈讨论。

会议最后围绕“传统艺术文化与美育教学”展开圆桌讨论,中国石油大学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教师赖达富,我校团委书记孙璐、社团部部长付睿智,艺术教研室主任王莉、教师高文婷、赵强、姚灵、魏颖、胡啸、张芳等分别就自己关于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美育教学经验与思考进行了分享,议题涉及民族器乐、民歌、书法、绘画、舞蹈、艺术通识教育方式等等。康晨宇最后就当前我校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现状及高校音乐教育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实施策略等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在本次研讨会上,校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探讨,为如何在新时代高校中开展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编辑 方舒婷(实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