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处境、问题和使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2年年会举行

来源:国际儒学院  11-24   阅读:
T AAA

(特约通讯员 姚裕瑞 郜喆)11月19-20日,“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处境、问题和使命”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2年年会在北京召开,线上腾讯会议同步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我校共同主办,我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文学院、国际儒学院承办。会议旨在总结中国哲学的特色与性质,反思新时代中国哲学面对的处境和挑战,凸显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承担中国哲学的使命,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持续丰富自身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开幕式上,副校长时建中代表我校热烈欢迎线下线上的参会嘉宾,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这正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从法学的角度看,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形成的中华法系,正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结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底蕴。他高度评价了我校哲学团队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感谢中国哲学史学会给我校中国哲学团队展示学科特色、成绩和优势的机会。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文化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源泉和根脉,是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延续。他总结了学会十多年来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将其概括为一个主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为中青年学者提供服务关怀,两个基本点是理事增选制度的调整和办好学会刊物。陈来衷心感谢各位学会成员对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并预祝此次年会圆满成功。

主旨发言环节由我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霍政欣、我校国际儒学院副院长王心竹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学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景林、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向世陵、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我校人文学院教授俞学明围绕不同的问题分别作大会主旨发言。

两天会议期间,国内外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围绕“中国哲学的起源与传承”“新时代哲学传统的开展与经典文献新解”“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比较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哲学的未来与人类社会前沿问题”等九项子议题,发表论文,充分交流,体现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高度。

本次会议,中国哲学史学会举行了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届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会成员、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秘书长。经第九届理事会倡议,与会会员代表一致推选陈来为名誉会长,杨国荣担任第十届理事会会长,第十届理事会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为清华大学教授丁四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向世陵、中山大学教授陈少明、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教授李景林、武汉大学教授吴根友、复旦大学教授吴震、北京大学教授杨立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志强、浙江大学教授董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教授刘丰担任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承、清华大学副教授赵金刚担任副秘书长。

中国哲学史学会是由从事学习、研究和弘扬中国哲学的学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会址设在北京,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中国哲学史学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家争鸣” 的方针,组织和推动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探索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辩证规律,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的哲学遗产和文化遗产,科学地总结我国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高中国哲学史的科学研究水平,创新、发展中国哲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我校哲学系成立于2002年6月,隶属于人文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反响良好的教学科研单位,逐渐形成了融汇中西、 贯通古今、注重经典、关注现实的传统,营造出了崇尚学术、多元发展、兼容并包、鼓励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和治学风气。在价值哲学、心灵哲学、现象学、儒家哲学、佛教哲学等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和法治文化、法律逻辑、政治哲学、法哲学、宗教与法律等交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又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学术精品,学术积淀日益深厚,学术影响日益扩大。

我校国际儒学院(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cademy of CUPL)成立于2006年6月,是我校和国际儒学联合会合作创办的二级学院。学院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着“从事儒学教育,培养儒学人才,开展儒学研究,弘扬儒学精华”的办学宗旨,凝聚国内优质师资,对话国际儒学前沿,广泛开展儒学的教学、研究、交流、传播、培训活动。建院十六年来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儒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授团队和专职教师团队,办学及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儒学研究者和传播者。

编辑 方舒婷(实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