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证据科学研究院“2008证据科学论坛月”系列讲座第三场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沈政教授主讲“情绪脑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庭科学的应用前景”讲座。会议由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林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长、证据科学院院长张保生教授,证据科学院副院长王进喜教授以及各位老师和我校各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沈政教授的第一部分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学理论”,分别介绍了“James Lange理”论、丘脑理论、激活理论、边缘系统理论、认识评价理论、维度理论和组块理论等基本理论。他还结合大脑结构图,分析了大脑、神经系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此期间,沈教授结合各种脑电波图形图文并茂地一一讲解了正电子发射层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脑磁图仪、脑电记录仪、红外光成像、事件相关技术等的应用。沈政教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情绪脑的有关研究理论讲解的非常生动,其间还穿插相关案例,不时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笑声。
随后,沈政教授阐述了本讲座的第二部分“测谎技术的运用”。他首先介绍了当代脑情绪研究进展的理论要点,并归结出“情绪和情感的改变,不仅是边缘脑的功能,大脑皮层也是重要的部位;情绪和情感的改变并不是伴随在认识过程之后而是脑功能的变化发生在0.2秒之内;自主神经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意识加以控制”等观点。随后,沈政教授介绍了测谎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需求,并且分别分析了“Polygraph、ERPs、Voice Stress、Infrared thermal Imaging(Face)、fMRI”五种常规的测谎技术类型,指出了其中的优缺点。紧接着,沈教授详细讲述了实践中的测谎过程,向大家展示了对被测者要准备的问题,结合图形数据向大家说明了测谎过程中发问的时间点和测谎结果的有效程度。在分析完结测谎理论之后,沈教授指出了当代测谎技术有待提高的问题,并将其最新总结的成果四段三区(4D3Q)比较技术作了介绍。讲座结束之际,沈政教授欢迎大家参与他的研究课题和即将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常林教授对沈政教授的讲座作了点评,和沈政教授一起进行了互动并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