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乌鲁木齐10月22日电(记者古扎丽努尔)21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中国-中亚法治文明交流互鉴大会上,“中国-中亚法学教育联盟”宣布成立,这是贯彻落实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精神的重要成果。
 
今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此次大会上,来自中亚5个国家、10余所高校,以及国内10余所法学院校(系)的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法治文明交流互鉴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在人工智能深刻重塑法律行业的时代背景下,深化法治文明互鉴已成为各国共同选择。将传统的友好邻里情谊,转化为稳定的法治协同机制,将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法治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形成统一公共法律原则、平衡个人、社会与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哈萨克斯坦库纳耶夫大学校长奥米尔林·贾孜拉认为,中国-中亚法学教育联盟的成立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保障区域稳定的关键机制。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肖凯认为,中国与中亚法律文明交流源远流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双方法治合作进入新阶段。中国-中亚法学教育联盟成立正当其时,将深刻促进中国中亚在法学领域的交流,推动双方将法治文明互鉴理念转化为机制化常态化的行动。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飞说,中国-中亚法学教育联盟未来将重点围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更多务实合作。
 
此次大会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主办。当日,参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创新”“中国-中亚一流国际营商环境与国际仲裁”两大议题展开研讨。(完)
 
链接:中国-中亚法学教育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