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直击法大  >  正文

【职场法大人】之二十八:以西方为镜,可以博众长——访2005级校友彭精博

来源: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王静   9-10   阅读:
T AAA

【编者按】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学校将在《求职经验谈》、《创业先锋》系列报道基础上推出《职场法大人》系列报道,旨在通过访谈毕业五到十年的法大毕业生,让在校生从他们身上发现职场人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帮助在校生探索未来的职场生态,从而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本期人物简介】彭精博,200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2012年获法国马赛高等商学院金融硕士。2013年初,彭精博开始就职于宜昌市财政局。2013年8月,彭精博通过财政部的推荐选拔,作为全国财政系统的唯一代表,外派至意大利罗马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总部实习半年。

在地方财政局的工作职责

彭精博任职于财政局国际科,他打比方说,国际科在地方财政局的地位,就如同经济学在中国政法大学一般,不为普罗大众所了解。国际科既不编制地方各机关事业单位的预算决算报表,也不负责向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拨付资金。简单地说,他们只负责打造、管理向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申请的贷赠款项目。

地方政府申请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均为主权贷款项目(主权贷款即贷款协议由一国中央政府财政部门与国际金融组织签订、以国家主权信用申请的贷款),发放贷款的主体主要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015年开始新增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新开发银行(NDB)。贷款项目覆盖了交通、能源、物流、养老、水利、环保、农业等多个领域。贷款流程一般由地级市发改委、财政局发文,经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提交申请,由国务院批准列入世亚行三年滚动贷款计划。

在宜昌工作的近三年时间里,彭精博先后参与了亚行贷款宜昌城市交通综合改善项目的翻译与谈判,欧投行小水电贷款项目的管理,世行宜昌三峡物流园贷款项目的申请,亚行宜昌养老战略发展研究的技术援助赠款项目的申请和执行以及亚行宜昌养老贷款项目和PPP项目的前期策划,参与的项目贷款总金额近40亿元人民币。

在国际组织实习的工作职责和收获

2013年上半年,刚到财政局工作不久,彭精博就很幸运地报名参加国际农发基金实习生项目的选拨,并通过财政部的选拨和农发基金的面试,成为全国财政系统的唯一代表,派驻国际农发基金合作与筹资部亚太联络办任职半年。IFAD是联合国的十八个专门机构之一,也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粮食和农业贷款,致力于消除农村地区贫困的国际金融组织。

实习期间,他担任了IFAD总裁特别顾问、亚太联络办主任、原中国财政部一位副司长的助手,负责撰写亚太地区国家与IFAD合作情况综述,起草总裁会见亚太各国官员的谈话要点,更新172个成员国捐款额及投票权数据,搜集与整理亚太地区国别简要经济分析、合作战略,起草与其它国际组织合作概念书。此外,他还与投资非洲大陆的中国企业相关人员保持联络,从中他深切地体会到了深化IFAD与私营部门合作的不易。

对他个人而言,他认为IFAD实习的半年带给了他四大收获,一是英文的口语和写作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二是熟悉了联合国机构的基本治理框架和议程,对IFAD贷款项目设计、执行与评估有了一定的认知;三是接触到意大利前经济与财政部长、国际农发基金总裁、世界银行副行长等一批国外高级别官员,开阔了眼界;四是认识了一大批联合国机构内外的外国同事和朋友,更深入地了解了西方,丰富了人生阅历。

成为国际组织实习生和职员的路径选择

IFAD的中国籍职员比较有限,超过500人的员工中只有不超过7名中国籍职员(含正式职员和顾问)。正式职员中有一位1999年毕业于法大本科的师兄就职于IFAD法务部,他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完成国际金融法博士学业后成功申请了IFAD的职位,在IFAD工作数年后,他响应祖国的召唤,于数年前回到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北京总部工作。

在IFAD的中国实习生有三种背景,第一种是像彭精博一样,具有政府背景;第二种是高校背景,参与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与IFAD法务部签订的实习生项目;第三种是依靠自己的个人申请,以及导师、朋友的推荐。其他国际组织的实习机会也主要参照这三种方式。

“如果失去平台的推荐,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来申请,缺乏良好外语水平和海外学习背景的中国国籍学生获得实习职位会非常困难。”彭精博坦言道。对于中国籍学生来说,国际组织的实习机会在逐渐增多。从前几年开始,国家留学基金委联专门设立了资助中国籍学生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实习的合作项目,曾有一位法大师妹顺利通过选拔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可以想象,这类实习生的选拨竞争会十分激烈。我们还要注意到,国际组织的总部一般均位于欧美国家的各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蒙特利尔、维也纳、巴黎、罗马、日内瓦等,在欧美国家留学的中国籍学生,申请成功的几率一般而言将大大高于国内高校的毕业生。

想要成为国际组织正式职员的难度更大,对于中国人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首先是联合国总部举行的青年专才计划(Young Professionals Programme,简称YPP),招聘的专业人才包括财务、无线电、土木工程、计算机、法律、人力资源等,每年的招聘专业不同,每年招聘的专业人才的国籍名单也不同。其他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他们都有自己对应的青年专才考试,名称各不相同,实质差异不大。

第二是政府推荐、外派任职,在中央部委办与国际组织打交道的部门或者负责ODA(对外援助)的部门任职一定时间,晋升到一定级别或工作满一定年限后,有可能会有推荐到国际组织任职的机会,各个部位对应的国际组织各不相同,例如,商务部对口的是世界贸易组织,财政部对口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投行,教育部和文化部对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业部对口联合国粮农组织,卫计委对口世界卫生组织。

第三就是靠个人申请,一般来说是从实习生做起,留用后从三个月临时合同的consultant,转为半年、一年、两年合同的consultant,然后转成P1、P2(P即Profession,是联合国机构职员类型的一种,有P1到P5五个级别)级别的正式员工,寻求机会逐步缓慢转岗晋升。据彭精博介绍,目前在联合国系统内任职的非中国政府委派的级别最高的中国籍官员是徐浩良,他从联合国开发署的实习生做起,后转为短期顾问和正式员工。2013年徐浩良成为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开发署亚太局局长。

中国人成为国际组织职员面临的障碍

在国际机构实任职对于国人来说之所以困难重重,彭精博指出了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是目前而言,国际组织的总部主要位于欧美,总部位于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十分有限,目前只有亚投行、新开发银行、国际竹藤组织等几个机构。国际组织招聘时一般情况下会优先考虑本国职员,尤其是大部分通用服务岗位(General Service Staff),在本国职员优先的情况下能被录用的中国籍职员数量自然十分有限。

其次,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是英语、法语和其它非汉语语种,对中国人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英语想要达到听说读写四项全部流利并不容易,尤其是写作,国际组织的英文邮件和文件的写作水平一般非常高,中国籍职员想要达到这样的高水准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除此之外,绝大部分中国籍学生普遍只会一门外语,对联合国的其他官方语言(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阿拉伯语)和欧陆国家的其它通用语言(德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知之甚少,更别提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相较而言,在欧洲大陆有留学经验的中国留学生有一部分会第二外语,因此在申请实习时会拥有部分优势。

第三是实习和工作经历的要求无法满足。要想成功申请赴联合国、国际组织任职,一般来说必须有国际组织/中央政府的实习或任职经历。欧美政府、议会和法院往往制订有完善的、规范的实习生计划,吸引年轻人为国效力,比如欧盟委员会的实习生计划面向全球选拨,美国白宫和美国国会的实习生计划我们中国学生耳熟能详。例如,与彭精博在IFAD一起实习的法国同事文森特拥有这样的实习经历: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实习、法国财政部实习、欧洲投资银行实习、国际农发基金实习、世界银行实习,接着就留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工作。如此丰富的实习经历不只是意味着一份光鲜的简历,更多的时候确实能够给实习生本人带来国际组织所看重的研究、写作、演讲、协调和人际关系处理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而反观国内学生,拥有这样的实习经历几乎完全不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部门并没有形成长期的、完善的、规范的实习生选拨制度。

第四,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机构有着严格的人事录用制度和流程,学历、外语能力、中央政府/多边组织/NGO的任职经验、审计/法律/计算机等专业能力、项目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等,诸多条件缺一不可。

目前来看,中国国籍的职员在联合国各大机构的任职比例低于中国会费缴纳的比例,这对未来申请国际组织职位的中国国籍员工是一个优势。“从会费缴纳和承担国际义务这些方面来看,欧美甚至非洲的许多国家已不愿意把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了。”彭精博介绍。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捐款比例在不断提高,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达到了5.7%,在IMF的投票权达到了6.39%,中国在经济、文化、军事、反恐、人道主义援助等各类国际活动和国际组织中承担的义务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籍职员也开始执掌联合国专门机构,原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2013年起担任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总干事并已成功连任,是联合国专门机构的首位中国籍掌门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会因为中国投票权的增加、影响力的上升而为中国籍职员另辟特殊录用通道,也不会为中国籍职员额外降低国际组织的录用标准。

谈到会员国的捐款义务,彭精博还提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联合国职员确实拥有较好的薪酬福利。联合国职员的工资则由基本薪酬和地域津贴组成,并且工资免税,福利制度包括买车、买房补贴,子女的教育基金,配偶的生活补贴,每年长达20多天的公费回国探亲假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国职员的薪酬福利和其部门预算直接挂钩,这些年联合国机构面临募资困难和会费严重拖欠的问题,所以某些机构的某些部门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被裁减,一旦某成员国宣布退出某组织(美国2017年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的所有美国籍职员都会失业) ,或者某个项目经费使用殆尽,所有项目的直接相关人员,不论级别,都要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这与中国的公务员制度相差甚远。彭精博说,从他个人看来,中国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在未来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困难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类似的人事变革,体制内的年轻人必须做好面临这种潜在变革的准备。

永生难忘的亚平宁岁月

“亚平宁半岛的六个月,是我人生中迄今为止最快乐的时光。我亲身体会到他们对工作的高标准要求,亲眼目睹了外国官员的个人风采,深切感知了人与人相处的平等和谐氛围,从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魅力。”彭精博在他的文章《浮光掠影亚平宁》中这样写道。

在整理一份谈话纲要时,他阅读了几十份材料,熬夜加班,但这份作品却被朝鲜导师修改得面目全非,各种细节处的语言和内容问题都覆满了红色的批改痕迹。联合国的官员们不仅工作亲力亲为、认真严谨,而且为人和蔼可亲。“他风度翩翩,每天都打着领带,穿着黑西装黑皮鞋,一头漂亮整齐的银发走在哪儿都很惹眼……”这是彭精博笔下的维托里奥·格里利先生,他是意大利上一任财政部长,当时在IFAD总裁办任职。

在IFAD,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特权的无处遁形,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IFAD不论等级,所有人见面都直呼其名,工作氛围因此轻松愉悦。开会时,先到的员工坐前排椅子,后来的员工坐后排甚至站着,实习生先到就可以坐在第一排,部长级别的总裁后到会议室,也不会有人特意为他让座。小型讨论会上,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的发言机会都是平等的。“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会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被需要的,每个人都是被尊重的。”

为了体验不一样的异国生活,接触更深层次的意大利文化,结交更多的外国朋友,彭精博尝试着努力打破中国籍学生封闭抱团、不与外国实习生主动交流的偏见,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与十几个国家的实习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工作之余,实习生们集体去罗马南郊的阿尔巴诺湖游泳,在凯撒大帝2000多年前修建的阿皮亚古道上漫步,每人做一道家乡故国的菜肴然后一起品尝,还曾作为慈善组织志愿者给罗马威尼斯广场附近无家可归的人分发面包和水果。

为了近距离感受意大利人的家庭生活,融入意大利的氛围,他租住在罗马实习生朋友家中,还陪同朋友的家人回那不勒斯老家度过了一个温馨的意大利特色的圣诞节。在因日心说捍卫者布鲁诺而闻名的罗马鲜花广场的地下酒吧,他表演过一场英文脱口秀,对比他眼中的欧洲和中国,让底下的一群外国朋友为之疯狂,后来他的表演还被当地颇有名气的喜剧演员推荐给罗马电视台拍摄收录。

以西方为镜,虚心学习

“再过大概八到十年,中国就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即便如此,我们千万不可有丝毫懈怠,我们必须看到与满怀自信地宣告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之间依然横亘着种种挑战和危机。我们必须承认,西方大国从教育、科技、民生、军事等各个方面依然遥遥领先于中国,我们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很多。”彭精博在他的实习报告的结尾这样写到。

只有打开国门,主动与西方接触,虚心学习西方的契约精神、法治理念、平等观念、话语体系,才有可能在充分熟悉和理解国际社会游戏规则的前提下采取更为西方人所容易接受的举措和行为,从而在国际组织中逐步获取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古人云以史为镜,在牢记历史的同时也应该以欧美为镜,认清自我并找出差距,正视差距,面对差距,缩小差距,直至最后超越学习的对象。

对比国际组织的平等、民主、清廉,以及不可避免的低效,中国的政府治理存在效率有余,公平和合理性不足的问题,而全球化、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为我们向西方学习铺下了垫脚石。以西方为镜,博采众长,方能助力于民族的伟大复兴。彭精博寄语法大的师弟师妹,希望你们能在打好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学科基础的同时加强语言学习,尽可能抓住本科和硕士期间对外免费交流的机会去欧美大学体验学习,跳出中国留学生封闭的生活圈子,汲取外国的先进文化思想,向更多的欧美人展现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求同存异,在思维和思想的碰撞中成长提高。最后,他期望更多的法大人能走出去,在国际组织能捕捉到越来越多法大人英姿飒爽的风采。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